产业引领,河南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首个以航空港经济为主题的实验区。是继去年《中原经济区规划》之后,国家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在4月3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前一日刚刚上任的河南省省长谢伏瞻介绍了综合实验区建设情况。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表示,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个项目,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建设对于全国的临空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继去年《中原经济区规划》之后,在半年的时间之内,国务院再次批准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对于河南这个中原大省来说,是难得的战略机遇。谢伏瞻表示,这两个《规划》一脉相承、紧密联系。 据介绍,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在《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大举措,对于实现《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谢伏瞻概括解读为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突破口,带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就是通过建设郑州大型的航空枢纽,增强各类要素的集聚功能,增强郑州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和核心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联动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河南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该省同全国一样面临着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挑战。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与航空运输紧密相关的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飞机维修、航材制造等产业来吸引高端的研发、总部经济、仓储、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化服务业在郑州航空港经济区集中布局,形成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集聚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有利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探索像河南这样的中部地区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新途径。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要的目的就是弥补河南不沿边、不沿海的区位短板,发挥空海最便捷的通道作用,高水平地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产业分工体系,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实验区集聚,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形成中原经济区和内陆地区的开放新高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谈及高端产业的发展定位,谢伏瞻说,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进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河南省的重化工业占比较大,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占比相对较小。所以发展综合实验区,就是要利用河南地处中国中部,郑州的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推动该省的产业结构升级。 之所以叫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首先是要发挥空中交通的便利和陆路高速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的优势。以航空港为布局的中心,围绕着航空经济自身的特色推动发展高端制造业,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材制造等现代制造业。 他说,航空运输比较轻便,重量不能太重,体积不能很大,所以一定是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在这里布局。通过高端制造业吸引资金流、信息流和高端人才向这个地方聚集。通过发展这些产业再带动相关研发和相关产业向郑州的聚集。尤其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业的发展对航空港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物流本身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谢伏瞻表示,在河南这样的中原大省,服务业占比较低,要通过服务业占比来改变一、二、三产业的占比比重,通过服务业发展支撑现代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全省的三次产业更协调,使得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探索航空经济新模式 从战略层面看,《规划》的出台,意味从陆地走向海洋,又从海洋走向空域,我国的区域规划在不断完善。 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实验区建设要以郑州大型航空枢纽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着力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着力推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以航空港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模式。 关于实验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谢伏瞻介绍,河南省将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口,高水平编制实验区各项规划。 实验区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对入驻企业来说是最大的吸引力。谢伏瞻介绍,优惠内容大体涵盖以下方面:推进航空管理的先行先试,优先开放郑州的第五航权,适当的时候开放第七航权;创新海关监管制度,促进航空物流和加工贸易的发展,凡是对进驻到实验区的中外航空公司在航线的经营权、航班时刻等方面都给予支持,进驻实验区的金融机构,可以适时探索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对于设立在综合保税区的融资租赁公司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在实验区开展离岸结算业务;在服务外包政策方面,支持实验区设立服务外包的产业园区,享受服务外包有关的优惠政策;在财税政策上,《规划》明确提出由财政部牵头专题研究支持实验区的财税政策,在土地政策上明确建设用地指标要向实验区倾斜,在境外人员的往来方面提出要积极研究为外国人在郑州机场的口岸入境提供便利政策,促进通关便利化。(本报记者司建楠) 来源:中国工业报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 zgyt@vip.163.com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   公安备案号:11010202007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