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盟中心
政策法规
国别指南
技术指南
认证服务
招商引资
知识产权
培训服务
国内网站
关于我们
学术研究
国际条约
多边世贸
贸易仲裁
单证指南
投资合作
行业标准
欺诈预警
国际网站
国礼书画
国礼产品
传统节日
环球商展
贸易壁垒
健康产业
“美好生活·世界共赏”驻华使节夫人文化交流活动在京圆满举行
央企实力领航,东风风行星海闪耀驻华使节夫人文化交流嘉年华
致敬走过的75年
“古韵今辉 共筑美好”驻华使节夫人共聚中秋月影交融之夜
三十余国驻华使节及夫人共赴“传统韵味遇上现代时尚—华彩交融之夜”国际文化交流盛宴
关于设立亚太可持续发展 研究院的通知
关于召开2024第四届 世界唐人街大会的通知
关于设立世界唐人街大会 秘书处的通知
“典雅外交 巾帼华章”2024首场驻华使节夫人文化交流嘉年华活动在京圆满举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11日在北京闭幕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闭幕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王毅谈中欧关系
习近平看望全国政协委员
事关你的钱袋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中国对瑞士等6国试行免签政策的通知
谈及中美关系,王毅发出四连问
日程预告来了!
李强在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充分发挥优势彰显特色 更好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举行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
外交官非遗盛典精彩演绎世界非遗
习近平:亚太合作要面向未来、引领未来
习近平赴美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并出席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李克强同志生平照片
李克强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习近平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全国政协讣告 李克强同志逝世
李克强同志逝世
陈文玲:“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2023 中国国际文化艺术盛典暨国务外事国宾礼评审工作征稿通知
关于中国国务外事国宾礼文化交流代表团的通知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新征程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上层楼
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向大会作报告
共建“一带一路”:生命力旺盛新动能更足
共建“一带一路” 共享繁荣发展
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加码
中国已与8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合作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提供发展新机遇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国务院举行国庆招待会
推动一带一路法治建设走深走实
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第五届中阿博览会将助推中阿科技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增长展现强韧经济活力
中国2020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授权实现双增长
“一带一路”推动全球互联互通
前2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持续增长
中国将增加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
2020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37万亿元
东博会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平台
中蒙两国于2021年1月1日相互实施亚太贸易协定关税减让安排
抓住" 一带一路 "机遇,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当地基建
2020年9月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发布
我国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二十国集团承诺推动旅游业发展
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讨论如何减轻疫情对经济影响
中欧班列助力“一带一路”,让物流业大展宏图
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示范园区
中欧班列为“一带一路”注入引擎强大助力
2020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同比增长23.8%
一带一路将成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再平衡的“催化剂”
联合国报告:“一带一路”等新型全球公共产品将更受倚重
“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添亮色
法国博罗莱运输物流公司在几内亚投资建设了一座旱码头
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在孟加拉国稳步推进
“一带一路”相关企业使用人民币意愿更强
逆势而上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必将行稳致远
国家统计局: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高国力: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对接融合
欧亚经济联盟政府间理事会议举行 俄总理强调与“一带一路”对接
“一带一路”是世界机遇之路
放歌,与祖国同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侧记
“国际领袖北京之夜”在京举办 多国政商人士共话“一带一路”
澳门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
多管齐下 中俄大项目不止在能源领域
第一届中日旅游论坛在日本成功举办
中方坚决反对美涉疆法案引发境外媒体关注
上海进博会展现中国巨大引力
中乌务实合作走深走实,再创辉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第74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在即 外媒称其“世界上最大的外交群”
西班牙力推购物旅游 盼吸引中国游客
中国已和14个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
2022年基本实现建制村电商配送全覆盖
RCEP部长级会议在京举行
合作:传递中国信息 扩大开放合作
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协定第十五轮谈判举行
中国—秘鲁自贸协定升级第二轮谈判在秘鲁举行
六大经济走廊建设面面观
已同中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一览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多边合作新路径
“一带一路”给世界发展带来的重要启示
一带一路成中国服务出口重点市场
提高服务贸易质量加快向贸易强国转变
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全球服务贸易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给各国企业带来了很多机遇
中俄贸易千亿平台新跨越
富查伊拉2018年游客突破80万人次
万水千山只等闲---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习近平:亚太是公认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习近平离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匈牙利举办“一带一路”5周年研讨会
“一带一路”五周年 山东对沿线国家进出口超两万亿
“一带一路”倡议将为非洲经济增加投资和贸易提供巨大机遇
践行全面对外开放新思想,促进合作共赢新境界
在坚定支持多边主义方面,中欧站在一起
中国(广东)—乌干达国际产能 合作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展
中国与联合国签署关于开展“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合作意向宣言
2018中英“一带一路”风险保障国际合作论坛举行
中巴新合建“一带一路”农业产业园
印度就美国对钢铝产品征税和配额向WTO提出磋商请求
韩国就美国对晶体硅光伏产品进口的保障措施向WTO提出磋商请求
中国阿联酋“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区开工建设
关于杨国文诈骗通告
关于上海优食聚乡汇公告
关于新华保险公司声明
关于闫青声明
中国就美国对华钢铁和铝产品的措施向WTO提出磋商请求
“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推介会在吉隆坡举行
全球教育科技峰会开幕 首设中国专场
WTO延期发布巴拿马诉哥伦比亚纺织品、服装和鞋相关进口措施案上诉机构报告
报告:“一带一路”沿线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点地区
以“一带一路”建设引领新型全球化
印度将美国针对非移民临时工作签证的相关措施诉至WTO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得到更好传播
“欢乐春节”让世界共享中国年 文化带动贸易前景广阔
外贸稳增长动能持续巩固
世界秩序正在重组 中国为全球化提供新思路
亚太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出口是经济增速回升的关键
“一带一路”倡议促中拉关系“升温”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领跑全球
“一带一路”建设阔步前行
中非产能合作活力四射
全球能源转型 中国贡献突出
APEC会议周探寻区域经济新动力
法国前总理: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实现“软着陆”
2017互联网创业报告发布
外贸回稳向好延续 新优势须加快培育
中国营改增获国际高度认可
中国与巴拿马建交百日“一带一路”拉近两国开展各领域合作
2017年1-7月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情况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版权贸易高速增长
“APEC 全球价值链合作伙伴平台”写入APEC贸易部长会“共同行动”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轮升级谈判在京举行
蒙古国新总统今天宣誓就职 曾参加北京奥运会获得金牌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中国一带一路规划正式公布 (全文)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特色小镇迎来黄金发展
中国政府向斯里兰卡提供洪灾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聚焦:各地发起首个“中国品牌日”活动
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第四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组委会会议在京举行
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隆重开幕
APEC贸易增加值核算中美技术团队召开视频会议
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第五轮谈判在马尔代夫举行
澳大利亚:对中国加入TPP持开放态度
中印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
2017年全国外资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
李克强鼓励线上线下互动:实体店由门可罗雀变为门庭若市
郭声琨:把全面从严治党治警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总理力推“双引擎”,摩根士丹利报告看涨中国
【2016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之二十六】中非经贸合作稳中有进
张高丽主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并讲话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17年2月9日)
《亚太贸易协定》第50次常委会在泰国曼谷举行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谈1-12月我国吸收外资情况
中缅经贸联委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召开
第21届中美法律交流活动成功举行
刘延东出席第三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
李克强:老百姓有安全感,社会才有安定感
李克强总理:中国将成为健康产业最大市场!
2016年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召开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16年12月2日)
世贸组织《环境产品协定》谈判部长级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王受文副部长出席2016年APEC部长级会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发展与休闲农业特色小镇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2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习近平在利马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
习近平在秘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成功举办2016第二届峨眉半山七里坪国际抗衰老发展论坛
中国青岛国际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
2016亚太联盟新闻发布会圆满召开
亚太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等举办的《宜居示范基地》活动
中国亚太合作中心参加黎巴嫩国庆
习近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蛮拼的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16年11月2日)
中国与毛里求斯启动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并签署谅解备忘录
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在里加举行
亚太产业联盟健康产业发展中心
商务部党组迅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高虎城部长会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
高虎城部长会见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
亚太地区经济转好 市场对投资者将更具吸引力
亚行年会讨论亚太地区经济形势
摩根大通亚太监管战略主管: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六大风险点需解决
第十五届中国•山东栖霞苹果艺术节开幕
第十五届中国·山东栖霞苹果艺术节“好戏开锣”
报告称中国成为亚太地区发展最为迅猛的零售业市场
伟达公关(中国)斩获两项SABRE亚太区金奖
中国精神卫生指数亚太排名第九
中法经贸混委会第24次会议在巴黎举行
李克强将与葡语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相关活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 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亚太区域一体化,RCEP后来居上
科思创亚太区创新体验中心正式亮相 共庆公司独立运行一周年
中国代表团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机制第8次会议
南海博弈中的“强”式外交
杨洁篪主持中俄第十二轮战略安全磋商
张高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
刘延东:牢记使命 开拓进取 全面推动语言文字事业创新发展
李克强同越南总理阮春福举行会谈
十大高频词把握习近平G20系列讲话核心精神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将于10月在澳门举行
钟山出席2016国际投资论坛
直面世界经济的挑战(回眸G20杭州峰会) ——访光辉国际亚太地区全球工业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埃维雷特
希捷科技亚太和中国区总裁孙丹:世界经济复苏离不开中国
亚太经合组织(APEC)经济体代表参观益海嘉里
商务部召开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专题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公布对自美国进口白羽肉鸡产品反补贴措施的期终复审裁决
中国-孟加拉国经贸联委会第14次会议在达卡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并主持G20杭州峰会
杭州峰会,为世界经济“集智聚力”
王受文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27届部长级会议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谈1-7月我国吸收外资的情况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高虎城出席第4次东亚峰会国家(EAS)经贸部长会议
高虎城部长大力倡导加强东亚经济合作
高虎城会见菲律宾贸工部长洛佩兹
商务部紧急部署防汛抗洪保障市场供应和安全生产工作
中格自贸协定第三轮谈判在格鲁吉亚举行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巴西对华热轧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发表谈话
航空业助力亚太地区就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把推动建设亚太自贸区作为共同目标
鸠山由纪夫:世界政治与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
2016年二十国集团贸易部长会议在上海开幕
百名亚太政商精英登陆纽约时代广场,传递中国经济最强音
亚太经济领袖论坛(贵阳)国际电商高峰会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百名亚太政商精英登陆纽约时代广场,传递中国经济最强音
GSMA最新移动经济报告显示,到2020年亚太地区将新增6亿移动用户
亚太经济领袖论坛(贵阳)国际电商高峰会新闻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西安启幕 聚焦区域性语言服务
亚太翻译论坛发布《西安共识》 助推区域翻译行业发展
亚太经济或现曙光 中国未来一年不会硬着陆
中美博弈:“亚太再平衡”与“一带一路”
第八届亚太商业地产合作论坛(APCREC8)—打破陈规,完美收官
胡锦涛提出各国联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八届亚太商业地产合作论坛(APCREC8)—打破陈规,完美收官
“亚太再平衡”将是奥巴马政府的“负遗产”
王毅:乐见菲新政府做出明智选择
亚太股份与奇瑞新能源合作开发 布局智能驾驶领域
快讯:ST亚太涨停 报于8.41元
北京新东方举办“新SAT亚太首考分析解读分享会”
亚太经合组织决定2010年前不考虑接纳新成员
本报记者受WHO之邀 参加亚太道路安全大会
“柏林亚太周”中国论坛聚焦创新
计葵生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创新将助推中国经济转型
一图读懂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的演讲
外媒:亚投行成立是中国外交一大亮点
李克强会见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
习近平出席美国总统奥巴马为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各国领导人举行的宴会
李克强:扎实做好全面实施营改增各项工作 在深化改革中促进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
习近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蛮拼的
中国在APEC中发挥建设作用 引领亚太经济合作未来
泛华集团与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会见白俄罗斯总理科比亚科夫
中国—格鲁吉亚自贸协定第二轮谈判在北京举行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部署会议在京召开
新华社:汪洋:推动开发区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沧州市重点项目观摩团:渤海新区项目建设数量多、体量大、质量好
渤海新区港城区项目建设高速推进
中俄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俄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
“全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报告会”在广州召开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在青海抗震救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二次两会专家工作商谈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共同发布
全国商务系统食品安全暨屠宰行业管理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出席全国机电科技产业商务工作会
商务部与海南省签署合作协议
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与联合国驻华协调员马和励签署《联合国对华发展援助框架(2011-2015年)》
商务部与西藏自治区签署部区对口援助与合作协议
陈德铭在“两会”期间与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财政部联合确认790个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
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回落 生产资料价格连涨三周
中美商务部发布双边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研究报告
家电下乡第四次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政府向智利提供200万美元人道主义紧急救灾物资今日启运
商务部召开“在华外国商会和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
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回落 生产资料价格连涨两周
《二手设备流通技术规范通则》今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政府决定向智利提供10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就中国-秘鲁自贸协定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3月1日起实施
中国企业首次中标欧盟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中澳自贸区第14轮谈判在堪培拉举行
《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3月1日起实施
中国企业首次中标欧盟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首次专家工作商谈取得多项共识
中国政府向蒙古国政府提供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食用农产品价格上涨 生产资料价格小幅回落
商务部长陈德铭向联合国相关机构转交援助海地捐款
我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中国政府向海地灾区派遣医疗防疫救护队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中印报刊上发表署名文章:共同开创中印经贸合作的美好未来
中印经贸科技联合小组第八次会议在京举行
中印经贸投资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
商务部长陈德铭就中非经贸合作问题答记者问
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趋缓
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允许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与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同时享受的通知》
全国整顿和规范对俄出口秩序会议在南京召开
商务部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1号文件
2009商务形势系列述评之十四
2009商务形势系列述评之十三
2009商务形势系列述评之十二
中国-印度经贸合作论坛将于本月在京举行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就美对华油井管反补贴案产业损害终裁发表谈话
商务部长陈德铭在京会见德国经济部长布吕德勒
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
食用农产品涨幅趋缓 生产资料价格小幅上涨
商务部要求做好元旦春节市场供应、扩大消费和流通安全工作
第六轮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在挪举行
商务部长陈德铭在京会见新西兰贸易部长格罗泽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出席全国机电科技产业商务工作会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出席全国机电科技产业商务工作会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
山西疫苗致死事件疫苗经营企业已搬离注册地
未来12年中国拟建30万公里天然气管道
中国"傲慢"了吗?
伊拉克大选现任总理再占上风 超对手4万张选票
2010年“3·23”世界气象日对外开放公告
房价飞涨地王频出 普通买房者"被抛弃"
陈德铭部长会见东盟秘书长素林
陈德铭在2010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表演讲
中俄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俄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将访美
食用农产品价格连降四周 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
半年商务形势系列述评之一
食用农产品价格涨幅趋缓 生产资料价格止涨回落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率团赴美就轮胎特保案与美有关部门进行交涉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求是》署名文章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率团在曼谷出席第八次中国—东盟和第十二次东盟—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法经贸混委会第19次会议在重庆举行
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回落 生产资料价格继续攀升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编制办公室挂牌
中国要求世贸组织设立专家组审理诉欧皮鞋反倾销措施案
一季度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进展顺利
中国与哥斯达黎加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回落 生产资料价格继续走高
中国印尼经贸联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印尼举行
陈德铭:把握自贸区机遇,扩大中国印尼经贸合作
中国印尼经贸联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印尼举行
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共同发布
全国商务系统食品安全暨屠宰行业管理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二次两会专家工作商谈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在瑞典签约23亿美元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在青海抗震救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全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报告会”在广州召开
IMF:新加坡应暂时容许通胀率上升
日本经济新闻:全球贸易增速显著放缓
3月PMI续升 专家称中国经济运行稳定向好
中国十个海关联手打造丝绸之路区域通关一体化
中国9大城市完成大气源解析 北广深首要污染源机动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
国务院明确供销社综合改革方向:发展电商试设银行
日本经济新闻:全球贸易增速显著放缓
商务部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李克强:畅通市场“经脉” 推动“双创” 把现代流通业打造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说明
“一带一路”是中国企业走向...
“一带一路”相关企业使用人...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中外各界:“一带一路”为开...
“上合组织”+“一带一路”...
50余个欧亚国家共商“一带一...
首届“一带一路”东京论坛举...
阿中共建“一带一路”前景看...
更多>>
美国发布进口申请指令
印度尼西亚对部分产品实施临...
美国更新包装食品和饮料营养...
欧盟批准甲酸钠作为所有动物...
欧亚经济委员会理事会批准了...
欧盟修订一种食品补充剂中桔...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更新多项食...
瑞士发布关于修订无线电设备...
韩国发布《食品法典》部分修...
更多>>
英国一季度经济环比萎缩2%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同意共同...
外贸稳中提质 加强版举措将...
海南自贸港总体方案加快赶制...
欧亚经济联盟-塞尔维亚:签...
乌-塔-中:首条运输走廊正式...
欧盟和越南将签署贸易和投资...
中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
“中国(埃塞)产能合作品牌...
更多>>
内蒙古“十三五”着力打造文...
国际油价9日上涨
陕西蓝田发力全域旅游
国家发改委:鼓励自主协商开...
更多>>
世界华商大会首次落地英国
多地吹响新基建项目投资“集...
获得感提升 小微民企再迎多...
第26轮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布...
日本专家:中日韩三国为促进...
亚洲多国推出刺激举措提振经...
中南签署93项经贸协议
一带一路成中国服务出口重点...
中国与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取得...
更多>>
首页
>
联盟中心
陈德铭在“两会”期间与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
2016-03-29 12:58:00
分享到
2010年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首场专题记者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张平主任、财政部谢旭人部长、商务部陈德铭部长和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将就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来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李连宁: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举行首场专题记者会。
李连宁:出席今天记者会并回答大家提问的嘉宾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张平主任、财政部谢旭人部长、商务部陈德铭部长和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他们将就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来回答大家的提问。今天来参加记者会的记者朋友比较多,为了有更多的机会给大家提问,每个被点到的记者只提一个问题。下面,开始提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张平主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一揽子计划,可有观点认为,一揽子计划在保增长方面成效显著,而在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方面却成绩平平,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张平:如果说我们有些同志、有些朋友对中国去年整个经济运行的状况缺乏全面或系统的了解,那么,我想,昨天听了或者读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应该对中国去年整个经济运行的状况有一个正确的或者说准确的了解。去年,中国政府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冲击,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实并且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所以,很快地就遏制住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比较早地实现了经济的回升向好,而且这样一种向好的趋势不断地得到巩固。去年全年,正如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所说的,我们在保增长方面实现了年初的目标,我们去年的GDP增长8.7%,超过了年初确定的8%的目标。确实,保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如果说我们在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方面成绩平平的话,我觉得这个评价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去年我们确实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的任务,但同时,也强调了要协调发展。如果大家还记得去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话,当时提出了四条原则:第一条是扩内需、保增长;第二条是调整结构;第三条是促进改革;第四条是改善民生。在保增长的同时,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也同样地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取得了重大的成效。我想,昨天温家宝总理的报告已经作了系统的阐述。
在调整结构方面,首先我们是强化了"三农"。农业实现了连续六年保持增长、保持丰收的好结果,农民的收入、农村的面貌、农业的基础有了很大的加强。
其次,我们实施了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了一百多项具体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加强自主创新。我们实施了科技重大专项,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企业的技术改造,研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
第四,淘汰落后的产能。去年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应该说是很大的,关闭了小火电2617万千瓦,落后的炼铁和炼钢的能力分别是2000多万吨和1600多万吨,落后的水泥产能关闭了7000多万吨。
第五,大力发展服务业。去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占GDP的比重)提高了0.8个百分点,达到42.6%。
第六,加强节能减排。去年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都保持了下降的态势。
第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水运、重大的水利设施都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加强了薄弱环节建设。
第八,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在实行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总体地区战略规划的同时,还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了一批促进地方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在深化改革方面,应该说,去年也是加大了力度。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全面地实现了增值税的转型,成品油价格和税费联动的改革也是顺利实施。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和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都取得了积极的实质性进展。去年,我们还推出了创业板,开展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试点工作。
在投资体制改革方面,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减少国家审批的事项,增加地方或者提高地方和企业的审批权限,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改进投资计划下达方式,大大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增加了地方的自主权。
在企业改革方面,进一步加快了重组步伐,推进了垄断行业改革,在农村,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另外,还推进了一项重要改革,就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并且相应地出台了16个配套文件、5项重点工作在有序地推进。当然,还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在积极推进。所以,在改革的方面,应该说也有重大的进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去年也应该说是效果最明显,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
首先是就业。去年,我们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超过了年初900万的就业计划目标。在政策上,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而且比较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一些困难的企业实行了"五缓四减三补贴"的政策,特别是对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家庭,在安排就业方面,采取了一些力度很大的具体措施。
其次是社会保障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参保人数进一步增加。特别是进行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这应该说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第三是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我们在继续落实义务教育减免补的基础上,对于中专教育、职业教育,我们免除了农村困难学生的学费、免除了涉农专业的收费。对于农村的学校,包括中学、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校舍改造和建设。
在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医疗卫生方面,我们推出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案,使得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去年我们还大规模地开展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包括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游牧民定居。
最后,对于农民来说,去年是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我们增加了四项补贴,提高了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实施了汽车、家电等下乡补贴政策,加大了农村水、电、路、气、房的建设,使得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这些都使得农民收入有了进一步提高。
最后,我还想再说一个数字,我们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5.5%,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了16.9%。这是自1986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幅增长应该说是群众得到实惠、生活改善、收入提高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明。所以,我们去年的一揽子计划应该说是一个兼顾当前和长远的计划,是一个体现了保增长和调结构有机统一的计划,是一个体现了促发展和抓改革有机结合的计划,也是一个体现了扩内需与惠民生相互促进的计划。谢谢。
李连宁:谢谢张平主任。下一个问题。
印度时报记者:我知道中国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的政策来刺激中国的内需和外需,我想问的是,是否有可能会造成外面的顾虑,即中国政府在补贴自己的产业,从而降低中国产品的价格,您认为这样的忧虑是否存在?
陈德铭:非常感谢,印度是我们在国际经贸合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伙伴,我感谢印度时报向我提问题。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成员,我们的一揽子刺激内需和外需的计划是在遵循世贸组织的各项规定和坚决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这个促进内需和外需的计划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及与各国的刺激计划的协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我想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去年我们的消费增长了16.9%,出口下降了16%。大家可以看出,拉动中国经济主要是我们的国内消费。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采取的一系列的刺激国内消费的政策,比如,我们叫做"两下乡、两回收",就是家电的下乡、汽车摩托车的下乡,旧家电的回收、旧汽车的回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各类企业是一视同仁的,很多的外资企业、台港澳的企业都参与了,他们的生产都得到了激励和发展。
我前几天召开了一个在中国投资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座谈会,有20多个企业的代表参加,他们一致表示,去年他们在全球的经营中,中国这一块业务增长得最快、利润最大,而且表示今后几年要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发展。这说明,中国促进内需的计划、启动消费的计划是全球受益,各类企业都受益的。
至于我们的出口下降了16%,但是,我们的进口下降的幅度只有11.2%,要远远小于出口的下降。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启动内需有一个较稳定的国内市场,另外一方面说明我们在实际的做法中是非常开放的。比如,我们和美国的贸易,去年美国自中国的进口下降了4.8%,但是我们对美国的出口下降12%多一点。
外需和内需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首先,出口对我们来讲虽然下降了16%,但是,外需仍然是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中国直接从事与出口相关的人有9000多万,他们收入的增加与扩大内需有直接关系,因为我们讲的内需和消费是在有货币支付购买能力下的消费。同样,我们内需的刺激、内需的扩大带来了大量的进口,也在各国的刺激计划中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重要的领衔作用。
从另外一点看,我们还要看到我们现在的外需、我们的出口刚刚出现一些恢复性的增长,我曾经说过我们要两三年时间才能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所以,从全球不确定、不稳定的形势来看,从一些金融海啸震中区国家的高失业率、低储蓄率情况来讲,真正世界消费市场和中国出口的真正恢复还有待时日。谢谢你。
李连宁:谢谢陈部长。下一个问题。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提给谢旭人部长。我的问题是您如何评价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一年间的成效,以及2010年继续实施的重点,同时大家特别关注,随着中国国债的水平还有赤字规模不断地创新高,我们会面临哪些财政风险,该如何管理、如何看待?谢谢。
谢旭人:谢谢你的问题。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果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订实施并不断完善丰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年多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积极财政政策各方面的要求,大力增加了政府公共投资,促进重点建设,实施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拉动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
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企业增加投资,居民增加消费,同时,优化调整了财政支出的结构,更多地保证诸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点支出,保障和改善民生。
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各方面的财税体制改革,加强管理,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回过头看,一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今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环境总体好于去年,但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就是说,根据正确处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因此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时候,今年我们将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切实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努力增强经济发展、财政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与此同时,也要更加注重进一步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进一步防范潜在的财政风险。
今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今年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提高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对象的抚恤补贴以及生活补助标准。要继续实施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对各种形式的就业的培训,支持落实企业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报酬。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诸如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促进和引导消费的政策,促进居民消费。
第二,安排使用好今年政府公共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今年安排中央政府公共投资9927亿元,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以及企业的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同时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继续安排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在公共投资资金的安排上面,主要用于在建项目以及收尾工程,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切实防止重复建设。
第三,今年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首先是要巩固完善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及成品油税费改革的成果。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减按7.5%征收车辆购置税。另外,继续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清理到期的减免税费政策。
第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支出,进一步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与此同时,要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第五,大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也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进一步加大中央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尤其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努力增加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增加对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的支持。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继续实施好诸如十大节能工程、三江三湖的环境治理、推进天然林保护以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建设,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与此同时,把握好前面所说的五个方面的"更加注重",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你刚才也问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又扩大赤字了,今年汇总中央与地方的预算安排,今年全国财政预算收支差额大体是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比去年增加1000亿元。与此同时,继续由财政部代理地方发行2000亿元地方债,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全国财政10500亿元赤字大体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8%,今年全国财政赤字还是严格控制在3%之内,债务的余额大体占GDP的20%左右。所以,总体来看,这个安排还是可以承受的,总体上也是安全的。与此同时,我们会继续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的管理,积极防范化解财政潜在风险,特别是要进一步健全地方性债务管理制度,规范地方性债务及其融资平台公司的举债等行为,促进财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谢谢。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记者:非常感谢刚才各位部长非常完整全面的回答,也要感谢翻译们把各位部长的回答内容完全忠实地翻过去。我的问题是提给央行的周小川行长的。昨天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了非常具有雄心水平的今年通胀的调控水平,也就是3%左右。央行会采取怎样的一些货币紧缩措施?人民币汇率何时会升值?
周小川:谢谢法兰克福记者的提问。我想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实际上已经阐述了今年对于宏观调控来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年度。首先,从货币政策来讲,我们的提法不是您所说的如何实行紧缩的问题,我们仍旧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高度关注通货膨胀和其他方面经济指标的变化,要管理好通货膨胀的预期。因此,我们是要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同时又要防止通货膨胀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当然这个权衡也是很复杂的。而且,也很难在年初时就把全年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和指标的变化都准确加以预测,所以,货币政策还是要根据各项经济指标所反馈的信息来进行动态调整。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也特别强调了货币政策仍要保持针对性和灵活性。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我想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如果详细讨论起来,可能要花很多时间。限于时间的关系,我想从几个侧面来阐述。
首先,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的集中型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鉴此,汇率的形成机制、人民币的价格也会处于不断转变的动态过程。可以说,它应该适应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具体进程,应该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建立的形成过程,应该适应于建立一个开放型的市场经济,适应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它在不同的阶段会有所变化。
同时,这个变化也包括了针对短期的一些经济形势的变化,比如亚洲金融风波,比如这次的全球金融危机。经过若干年的中国对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探索、论证和实践,我们认为,中国现阶段所实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应该是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大家可以回顾一下,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于汇率改革的描述,正是那次会议决定了1994年中国开始实行汇改,从那时候起,我们就已开始实行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当然也包括2005年7月21日的汇改,当时所确定的一个提法就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也要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我认为,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和整个改革开放进程的需要所确定的一个制度。
但是,这不排除一些特殊的阶段,比如说刚才提到的亚洲金融风波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在危机的条件下,不排除我们会采用特殊的政策,也包括特殊的汇率形成机制,它也是我们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践也表明,中国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各项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我国经济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复苏都做出了贡献。
这样的政策迟早也有一个退出的问题。尽管当前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是,危机的影响还是很深重的。复苏的基础并不巩固,仍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时不时地还有一些让许多人意料之外的事件在发生。如果说我们从非常规的政策中退出回归到常规型的经济政策,对于这个时机的选择需要非常慎重。这里也包括人民币汇率政策。G20匹茨堡峰会也特别提示要避免出现刺激政策过早退出的现象。因此,我们可以从上述一组政策的观点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演变的过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您可以据此来估计人民币未来的走势。谢谢。
记者:请问周行长,在去年两会期间,温总理曾经讲过中国比较担心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基于去年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中国对于持有美元资产担心的情况,以及鉴于欧洲现在面临的财政状况,您认为这种担心是否仍在继续?
周小川:中国经济其实会担心很多事情。其中也包括我们密切关注的美元价格走势。从当今世界情况来看,美元仍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货币,它对于国际贸易、跨国资本流动、直接投资以及对于我们能否顺利克服这次全球金融危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关心这个问题。
从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以及金融界、商业界所持有的部分美元资产的角度来讲,当然这也必然是一个关注的角度。但实际上,美元的强或弱、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究竟如何、美国政府的债务状况究竟怎么样,这些对于全球经济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所以,应从多个方面来看待它的影响。有的时候有有利的方面,有的时候有不利的方面。资产只是观察这个问题的一个角度,当然我们还会继续关注这个方面。
北京电视台记者:昨天,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合理地改善收入分配制度。他指出,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同时要把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个蛋糕分好。请给我们解读一下温总理报告当中指出的这个观点,同时下一步将要采取什么样具体的举措来实施这个目标?谢谢。
张平:你提的问题涵盖面很广,既涉及到把蛋糕做大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且又涉及到把蛋糕分好,这又涉及到初次分配或再分配。
把蛋糕做大实际上就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发展还是第一要务。当然,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进一步增加社会财富,把这个蛋糕做大。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都是硬道理,发展都是第一要务。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把蛋糕分好,就是要搞好收入分配。应该说,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改革,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国民收入的分配不断地趋向合理。但是,在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譬如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在初次分配中工资所占比重偏低,城乡居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还比较大。这些不仅造成了消费投资关系的不平衡,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在要把搞好收入分配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进一步搞好收入分配的问题,而且提出了一些措施。总体上来说,政府要加大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力度,目标就是要逐步地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一个大的目标,是一个大的方向。
我想,具体的一些措施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实际上,刚才谢部长已经在收入分配上提出了很多的措施,比如多渠道地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现在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的纯收入,大体上现在是在3.3:1这样的水平上,农民的收入还比较低。所以我们要采取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
在城镇,要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和支付的保障机制,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调整或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要完善工资形成的制度。在再分配方面,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的调节。同时,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的力度。刚才谢旭人部长都说到了,对于社会的低保、城乡的低保要逐步地提高标准。在养老保险养老金支付标准上也要不断地调整和提高,对于优抚对象救助的标准也要不断地增加。还要在教育的公平、卫生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解除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后顾之忧。
另外,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还要再进一步发挥规划、计划的导向作用,综合协调产业、区域、价格等政策,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把蛋糕进一步地分好。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记者:我的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陈德铭部长,现在国内外不少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多的来自于出口和投资,消费贡献不足,但是您刚才回答印度记者的提问时提到,去年我们的出口下降了16%,但是我们的经济仍然增长了8.7%,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今后对于外需的倚重会有所下降?在今后,我们将如何更好地形成内需和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第二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张平主任和周行长,因为我对你们两位比较熟悉。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国家今年是不是会有一些措施改善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怎么改变地方财政靠卖地的尴尬局面?对于2010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借贷问题,央行有没有什么样的考虑如何防止呆坏账风险?谢谢。
陈德铭:你的问题效率很高。我先回答关于内外需的问题。中国正在总结金融危机以后如何调整我们的经济格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由世界经济的环境、国内的环境所决定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推动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进一步转向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我刚刚在回答印度记者朋友的问题时已经说明,去年我们的国内消费实际增长了16.9%,而我们的出口下降了16%,这就说明从去年的情况来讲,中国国内市场的消费是有着巨大潜力的,而且它对去年我们应对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我们今后会进一步地把更大的力量放在我们的内需、放在我们的最终消费方面。
按照温总理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要形成内需和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在内需方面,我们首先是要提高人民的收入,因为只有有了货币的收入才有购买的能力。同时,我们要调整和提高我们的消费结构,巩固我们传统的消费,培养新的消费。我前面讲的"两下乡、两回收"就是多数是传统消费,比如家电、汽车,新的消费在中国正在兴起,城乡之间对于信息的消费、文化旅游的消费、健身的消费以及养老家政等等,还有非常大的一个市场。
在促进消费的时候,我们需要完善我们的消费信贷政策,同时,作为商务部来讲,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建设现代的流通网络,把这个网络形成一个物联网,物联网和互联网结合起来,使我们的流通更加快捷、更加低消耗、更加有效。我们在这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考虑,比如,电子商务的建设、消费环境的改善、市场秩序的规范、产品质量的保障等等。在这方面,今年总理要求我们在两下乡、两回收方面把好事做得更好,更符合人民实际的需要。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国内消费增长和稳定外需是密不可分的。我前面讲过,有9000多万人直接就业和我们的外需有关系。所以,我们稳定我们的外贸出口政策,包括进一步地扩大我们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也是我们这方面非常重要的工作。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得出,两个市场: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协调一致。所以我们今年会在外贸方面继续采取拓市场、调结构和促平衡的工作。特别是我们在拓展市场方面,要特别注意市场的多元化和以质取胜的战略,我们既要稳定我们的传统市场,也要开放我们的新兴市场。我们现有的对于出口退税的政策、出口信贷的政策、出口信保的政策要继续给予完善。我们政府执法部门,比如海关、质检、外汇管理等等也会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
特别我们会注意的就是优化我们的出口结构,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我们继续要稳定地增长。对于服务贸易,对于一些高新技术,我们继续要推进。在创建一些优秀品牌和建立一些好的营销网络方面,也要加强这项工作。同时,我们要非常注意控制高能源、高消耗和污染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我想外贸的概念应该不仅是一个稳定出口的概念,更有一个促进进口、平衡发展的概念。所以,我们会对于先进的装备、重要的零部件、我们紧缺的物资进行进口的促进政策,使进口更加便利化。这包括很多的做法,比如,我们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我们对他们进口展览,我们会提供优惠的展位,会提供免费的展位,我们对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最不发达国家,我们给予了税收的优惠,比如去年温总理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宣布的,我们从今年起三年内对所有非洲的30几个最不发达国家实行免税,今年我们对他们免税的品种已经从400多种增加到了4700多种。两年内,我们要达到几乎90%以上商品全部免税。同时我们对于我们一些传统的主要贸易国家,比如美国、欧洲等等一些先进的发达国家,我们要敦促他们放宽对我们的产品出口限制,使我们的进口处境能够做得更好,如果进口和出口贸易的增长会对整个贸易带来平衡,对人民的收入、人民生活的提高会有帮助,这样我们的内需和外需就会非常得到协调的发展。谢谢你的问题。
张平:关于融资平台的问题,我谈一些情况。各地发展的积极性、建设的积极性、投入的积极性都比较高。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实际上这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所以我们才能够发展得比较快。因为投入的需要,各个地方就需要资金,而现在各个地方的投入能力又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一些地方就建立了融资的平台。特别是在去年,扩大内需、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中,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出现了比较快、比较高的增长,如果不能够正确地处理的话,就会带来潜在的财政风险或者说金融的风险。
对于这个问题,中央政府已经给予了高度重视。现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正在牵头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发改委的角度来说,我想我们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来正确地处理好融资平台的问题。第一,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合理地安排政府的投资。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地提出,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要控制新开工的项目,要把政府投资的重点放在在建的项目、续建的项目、收尾的项目,也就是说,保持投资的合理规模,而不要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盲目地扩大投资。这样就可以减轻地方投资的压力,或者说筹措资金的压力,以减少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
第二,要规范融资的行为,要坚持量力而行。根据各个地方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财政收入的状况,来合理确定自己的融资规模,不要无限的扩大,不要盲目地追求融资,要进一步进行规范管理,财政部正在牵头研究具体的措施。
第三,要加强监管。要严格地按照中央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确定各个地方可能产生的投资的需要,以及对资金需求。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提出了一些限制,譬如说对"两高一资"的一些产能,对于一些已经过剩的产能,就应该严格地控制它的融资。对于一些新开的项目,要进行严格的审查。通过加强监管,控制它的融资规模,这样以消除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周小川:这次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和我们国家城镇化的进程有关,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是用于了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用设施、住房和环境等方面。当然,融资平台也是复杂的,一部分融资平台的融资是有明确的偿还能力的,不值得太大担忧。但也有一部分值得大家关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土地为抵押的借款,大家要注意,凡涉及到土地的价值相对比较复杂,因为在土地价值的上升阶段,有可能会出现高估,而未来当土地的价值下降的话,就可能使得对贷款的判断出现差别。另外一类就是由城市政府进行综合还款的,也就是说项目本身不具备充分的还款能力,主要依靠综合效益来还款的,这里面蕴含着城市政府以及财政性的风险。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我们主要强调他们的决策程序和风险防范。首先,要从各种参数和监管的角度使他们能够对于贷款项目的评判、风险权重的安排、土地价值的评估等等方面做到合规,而且要审慎,就是要保守一点。
另外,凡是出现了不良资产,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按照现行的贷款分类标准来进行资产负债表的处理,也就是说,该减记的就要减记,该核销的就要核销。因此,新的制度就是要使任何做错事的金融机构都会损失自己的盈利能力,甚至损失它的资本,直至要收缩。这种约束机制经过若干年的金融改革已经建立起来了。
此外,刚才张平主任也提到,要在标准方面,对于金融机构从事这一类贷款大概有哪几个比例关系要进一步加以明确,超过这个比例,风险过大的要想办法减下来。通过这些措施,争取把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和金融机构支持他们的行为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谢谢。
谢旭人:刚才那位记者提到关于加强地方融资平台管理的问题张平主任和小川行长也都做了回答。我这里再稍微补充一下。近些年来,地方政府围绕促进经济建设以及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分别建了一些诸如公路建设公司、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我们习惯把它称之为地方融资平台。通过这些公司向银行融资,也有发行企业债的情况。通过这个渠道融资,地方政府筹集了不少资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市政建设、公路建设以及住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融资平台融资规模扩张太快,再一个就是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尽规范的地方。所以,下一步怎么进一步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刚才张平同时也讲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开展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准备进一步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
总体来看,一个是如张平主任所说的,在固定资产投资这方面更好地体现量力而行、优化结构、保持适度规模的要求。从财政管理的角度来说,就要通过综合分析地方的财力状况、承受能力,加以规范和控制。
第二,对于目前的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进一步清理、核实,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加以处理。这里面的情况也是比较复杂的,融资平台融资当中有一些是企业行为,也有一些是当地政府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担保或者是协议书、抵押,这实际上就成为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了,当然这不是直接债,但也可能会引发财政金融风险的问题。所以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清理、核实,区别对待,进行妥善处理。
第三,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包括融资平台规范管理,这就包括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地方财政的偿债机制,还有就是根据财力状况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经过清理以后,应该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规范地运行。
第四,加强金融机构对平台公司发放贷款的管理,加强资本约束,控制集中度,对贷款对象要严格进行审核,做到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提高贷款的质量,切实防范风险。总之,通过综合治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和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
我顺便把地方关于土地出让的情况给大家简单汇报一下,现在地方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已经全部纳入了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今年我们向全国人大报告的预算里面,也包 括了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在地方的基金预算收入当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大头,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大体是14239亿元,这就纳入到基金预算收入管理。根据国家的一系列政策规定,收入多数都是专款专用的,它与公共财政预算是分开的,就是当地不能拿这个土地出让收入搞一般性的开支,去年,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大体上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用于征地拆迁、补偿以及补贴被征地农民的支出,去年是支出了5180亿元,这个数量也相当大。第二,用于土地开发支出1430亿元。第三,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33亿元。第四,用于城市建设支出3341亿元。第五,用于土地整理以及耕地开发支出478亿元。第六,用于廉租住房建设以及一些改制国有企业土地收入用于职工安置等支出,加起来是1378亿元。大体地方政府国有土地出让收支是这么一个情况。谢谢。
主持人李连宁:谢谢四位部长回答这个问题。
香港记者:非常感谢主持人。哎哟,这个机会难得,难得碰见四位部长,所以我每一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首先请问陈部长,关于东盟自贸区的问题,1月1号开始以后,咱们地区的贸易比较活跃,但是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家,比如印尼、泰国认为在一些产品上有贸易不公平现象,准备退出自贸区,您做何回应?请问张平主任,四万亿的投资到底有多少进入了实体经济,因为外界一直认为分给央企的一些资金,他们投入到楼市和股市,真正进入实体经济的,您有没有一个数据?请问谢部长,有人问,现在政府行政开支年年是大批增长的,我们想问问到底用于行政开支的是多少?而且公开预算方面您有什么措施和考虑?请问小川行长,昨天有一个美国商务部的中层官员说,如果有证据证明中国是在操纵人民币汇率,美国商务部就会加征一种关税,您认为在中美关系当前的形势下,人民币有没有可能被当作政治工具?
陈德铭:我是讲规则的,主持人宣布一个记者问一个问题,我不知道这个规则怎么样,但是我是第一个问题,看来我是必须回答。
中国是东盟的自贸区谈了十年,是我们最早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我们迄今为止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个最大的自贸区,它涵盖着将近19亿的人口,这个自贸区到今年的1月1号是全面建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有一个早期收获,这个早期收获从2003年开始到2009年,同时也是观察这个自贸区的效果。从早期收获来看,每年双边的、多边的,如果把东盟作为一边就是双边的贸易,每年是增长了18.2%,说明中国和东盟这两大块市场之间有非常强的产业的互补性和贸易的机会。
今年1月,这个自贸区全面建成以后,目前看来,这个自贸区对双边贸易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1月份,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了52.8%,东盟自中国的进口增长了117.3%,比中国的增长还要快了一倍的增长。所以,事实已经明显地证明,这是一项双赢的制度的安排。
当然,应该说每一个自贸区的建设在它建成的初期对双方的一些相对弱势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会带来一些影响。但是,随着自贸区的总体步伐的深入发展,双方的产业提升、竞争能力扩大,以及得到的好处会明显地彰显出来,显示出这个区域的繁荣和稳定。确实如刚刚凤凰台记者所讲,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之间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一些还是在自贸区以外的国家、很远的国家,它觉得怎么把他们排除在外,不断地在做一些反向的工作。自贸区里面有些弱势的中小企业也向他们本国的政府提出过一些不同的意见,有的意见也是比较尖锐的,但是,我们中国政府正式和这些东盟各国的政府交换意见的时候,迄今为止,每一个政府的主要领导、立法机构、执法机构都是坚定不移地表示要把中国-东盟自贸区继续推向前进。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中国相对是一个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的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会非常注意和这些国家的协调,我们在自贸区的安排以外,还会考虑对那些国家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给予一些帮助和支持。比如我们准备让我们沿海比较发达的一些省份的相同的产业到这些所在的国家去合作和投资,帮助他们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我们也准备帮助这些国家在基础设施、物资流通方面提高水平,使他们在国际贸易中更有竞争力。所以,我相信,中国-东盟自贸区对双方是有利的,特别对东盟的巩固、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谢谢。
主持人李连宁:你的问题是违规了,但是确实问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其他部长可以选择性回答。
张平:一个人问了四个问题,把我们"一网打尽",对于在座的记者来说,你这也是一种分配不公。
两年新增四万亿的投资计划,这是我们整个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中央这样一个决策还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大大提高了或者提振了市场信心,增强了我们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第二,确实是扩大了有效需求。这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出来了以后,使得我们的投资空间、我们的需求空间进一步明确,所以,也就为我们资金的投向确定了一个明确的方向。第三,通过这样的一个投资计划,加强了我们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因为我们选择的这一些投资方向都是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薄弱环节、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四,也大大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第五,我还想再说一句,这个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不仅对中国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甚至在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鼓励我们战胜金融危机也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想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
这四万亿投资的具体安排,我可以向大家明确地做出这样一个回答。我们这里面没有一分钱进入到"两高一资"产能过剩的行业,也没有一分钱像你这位朋友所说的进入到房地产购买土地这一类的投资。这四万亿的投资主要是分布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民生工程,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社会事业的投资,就是教育、卫生、文化这些社会事业的投资。这个投资的比例,从政府需要增加的11800亿,去年我们增加了5038亿,去年中央政府的安排是9243亿,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一些民生工程的投资占44%。
第二,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是占了整个投资的16%。
第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交通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民航、港口,另外还有重大的水利工程。这个投资占了23%。再就是汶川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占了14%。其他公共支出占3%。
因此,我可以负责任地向大家表示,没有一分钱进入到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所说的那一些领域。谢谢。
谢旭人:这些年来,我们也是把控制行政经费增长,降低行政成本,作为我们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个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地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以及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实施了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严格控制机构人员,特别是加强对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经费等的管理,应该说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特别是去年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当中,财政部门更是大力推进支出结构的调整优化,大幅增加对民生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进一步严格控制一般性的支出。所以,去年我们在安排中央部门预算的时候,明确向各部门提出了严格实行会议经费、接待经费、差旅费、公车购置及使用费等四项支出零增长的政策。同时,认真落实2009年各级党政机关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要在近三年平均数的基础上压缩15%,公务接待费用支出要在2008年基础上削减10%,因公出国境经费要在近三年平均数基础上压缩20%的要求。去年实施的情况已经实现了这么一个目标。
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预算管理的改革,切实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的内容,完善和核定定员定额标准,推进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采购的行为,大力推进公务卡消费管理,努力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办法中进一步控制行政成本。二是在去年大幅度压缩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压缩公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就是说在编制内增人增支正常增长情况核定部门公用经费的基础上,今年中央部门公用经费统一压缩5%,项目支出原则上都按零增长严格控制,对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不得超过2009年压缩后的规模。同时,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政纪律,加强对行政经费的管理。谢谢。
周小川:各国的汇率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另外相互之间也有一些批评,这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现象。究竟谁有权威来对这些东西做出评判和定义呢?根据现在的体制看,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机制发出权威的概念、选择和它的规范。中国是根据中国自己的国情,充分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提出的概念和规范来选择我们的汇率机制和对外的解释,我们一直是按照这样来做的。
确实也有这样的现象,就是有时候汇率问题会被政治化,我们在整个国际经济过程中也不止一次地看到了这种情况,我们是不赞成这样做的,这样做不利于解决问题。我们赞成什么呢?就是我刚才特别点到的,G20峰会所达成的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框架,可以在这个框架内进行讨论和协商,解决各方在涉及可持续、平衡增长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我认为这才是比较有效和合适的。谢谢。
主持人李连宁:你刚才谈到美国商务部官员的言论,看看中国的商务部部长有什么回应?
陈德铭:现在老是把汇率问题和贸易问题联系起来,汇率问题,周小川行长已经讲得很全面了,特别是温总理的报告里面已经代表中国政府对于人民币汇率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已经做出了回答。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又有报道说美国商务部对汇率问题和在WTO规则下的贸易救济措施反补贴的问题联系起来。
我首先想说,中美之间在贸易问题上,我们和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USTR)有内部的磋商机制,我们在发生一些摩擦的时候是有沟通的。但是,迄今为止,我没有得到你所说的这样一个消息,我确实也看到了西方媒体关于这方面的报道,我没有正式的消息。我相信真的有消息,美国应该按照我们达成的协议,和我们沟通的。
美国最近不断地把一些经济的、汇率的问题变成一些政治化的倾向,我个人是很不赞成的。汇率问题是各国宏观调控的一个宏观经济政策,补贴问题是世贸组织有严格界定的对具体商品的一项补贴,他们完全不是一个法律范畴概念。但是,很多的西方学者说了,现在中国应该升值了,中国的外贸出口增长了,中国的顺差也不小。
我觉得我需要说一说外贸的顺差、逆差和外贸的问题。我前面反复讲,中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损害,我们去年的外贸出口下降了16%,几千万的工人为之失去了工作岗位,今年外贸有所恢复性的增长,但是,从全球的经济格局不确定、不稳定性看,这种增长是非常脆弱的,才刚刚开始。各国已经达成了一个不轻言退出宏观刺激政策,而且要在宏观政策上保持协调步骤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就说中国的外贸增长了,下结论言之过早。我们看到了欧盟的,特别是西南欧的一些国家主权债务的风险还存在,也包括金融海啸震中的美国自己还有很多坏账,还有很多问题,还有很高的失业率。新兴国家和我们一样都有很多的困难。所以,我觉得对当前国际形势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还不稳定、不确定,正在复苏,但是很脆弱的。我们要看到可能出现反复的一面,大家要共同齐心合力,把经济恢复过来。
说中国是一个贸易顺差比较大的国家,中国2008年的贸易顺差达到2900亿,即便这样,占我们的25000多亿的外贸总量在世界上还是一个很小的比例。2009年,我们在金融危机和各国出口严重受阻的情况下,继续扩大进口,所以,我们的顺差下降了一千多亿,只有1900亿,下降了1020亿美元。今年1到2月份,中国的贸易顺差又在2009年同期的基础上下降了50.2%,所以,我们是在采取非常积极的鼓励进口、稳定出口的政策,使我们的贸易项下的收支比较平衡。
对我们的贸易顺差做一个分析,我们的贸易顺差主要是美国占了我们顺差的73%多一点,第二是欧盟,占了55%,而我们对其他国家又有1200多亿的逆差,我们和周边国家,我们是贸易逆差的。我们和世界上5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是贸易逆差的。我们和拉美四五十个国家的贸易,总的来算也是逆差的。所以,我们应该全面地看这个问题。当然,在完全开放的自由贸易的情况下,贸易是和汇率有一定的关系的。我们是可以按照周行长讲的,在各种多双边的场合下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双边的贸易不自由、不平等,我们讨论贸易的顺差、逆差还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我就得说一下我们和美国的顺差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情况下呢?我不去评论美国很多的贸易保护的做法,因为最近美国一些很权威的经济学家都在说美国现在采取的是温和的贸易保护主义,要采取更强硬的贸易保护主义。我觉得他很可爱,他还承认了美国是温和的贸易保护主义,当然我和美国官员谈,他们是绝不承认有贸易保护主义的。但是我们要有这么一个前提,就是说,美国和中国之间应该能自由贸易,我们不断地想买美国的东西,每年我会收到很多的企业家向我提出希望买美国的这个、那个,有时候项目单子有几百亿美金之多,但是,大家知道,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是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单独对中国的出口管制限制的。从1949年到1994年,美国发起组织的"巴统协议",对中国贸易出口有限制的,"巴统协议"以后,又有一个新的条约限制,针对19个国家包括中国,从2007年开始,美国单独把中国拉出来作为一个单独出口限制国家,比其他19个国家的限制还要多加了很多的限制。就是说,这个做法不仅对中国不公平,对美国的人民、对美国的企业家,特别是出口商、制造商也是非常不公平的,对美国当前需要尽快地提高就业率、恢复经济也是不利的。我们都注意到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里提出,美国要在未来五年内使它的出口量增长一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出口国。我理解,美国政府在实行贸易立国的政策调整美国的经济结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新兴国家,中国的贸易量已经占到了世界的十分之一左右,如果美国想大量出口,又至今还对中国这么一个国家实行单独的出口的限制,我们怎么谈贸易的平衡?在贸易不公平、不自由、不便利的情况下,怎么去讨论汇率和贸易的关系?我觉得,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从一般的常理来讲,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
当然,中美之间有些贸易摩擦,但我们共同互利共赢的总趋势,我觉得不会改变。目前,我们的一个副部长还到美国和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进行了非常好的沟通,对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统计数字差异也进行了调查,大家可以注意到,3月4日中美双方共同发表了一个研究成果,就贸易统计数字差别达成一致看法,根据这个看法,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的估计数字,我们以2006年做例子分析以后,美国认为它高了,需要调整,所以,美国调低了26%,大家可以看中美公布的报告。所以,我想说,我们和美国之间还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地加强沟通、协商,使我们的贸易进一步地平衡,这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复苏和发展,不要把这个问题简单地扯到汇率问题上去。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连宁:记者会的时间严重超时。提问就到这里为止。谢谢各位记者的光临,谢谢四位部长。记者会到此结束。
图片来源:公共商务信息新闻采编中心 摄影:厉宝骏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
zgyt@vip.163.com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 公安备案号:11010202007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