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多边世贸 > 热点关注
俄媒评2015年:中美货币大战的开端

俄媒称,今天,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卷入了货币战。它们一边连续降低本国货币汇率,一边不断抗议贸易伙伴和对手的类似举动。而从某个时刻起,美国不再仅仅是别国货币战的旁观者。

据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1214日文章,有迹象显示,美国自己正逐渐成为货币战的参与者,而中国是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唯一对手。这是一场货币大战,与当前导致常见汇率倾销的数十场小型战争有本质区别。

美国不断攻击

很难说美中货币大战始于何时。如果说在这个十年之初,双方只有一些单发射击。那么2015年,战争已在广泛战线持续展开。毋庸置疑,战争明年还会继续。那么,华盛顿发动了哪些攻击呢?

首先,白宫和美国财政部官员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屡次声称,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方储备货币篮子的时机还不成熟。

其次,有专家在2015年夏天中国股市暴跌等令北京不悦的事件中,发现了美国的身影。特别是三家与美联储有关的国际机构策划了此次暴跌。自然,这次暴跌无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威信。

第三,美联储代表的口头声明也可被视为美国发起的打击。美联储主席耶伦今年多次暗示将调整货币政策,提高几乎为零的利率。这种“口头干预”也会对投资者产生影响。尽管耶伦总是将着眼点放在美国经济状况上,但专家认为,她考虑了自己的表态和决定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可以说,美联储的声明打击了中国货币,因为它们引发了该国资本外流。

华盛顿的诸多倡议也间接打击了人民币,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中国的影响。其中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倡导并已达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该协定旨在限制甚或完全阻止中国进入日本和其他一系列太平洋国家的市场。

中国高明应对

中国则在货币大战中采取了如下回应措施。

首先,抛售美元储备,主要是美国国债。2014年中期中国外储达到创纪录的4万亿美元,2015年秋降至3.5万亿美元。专家估计,这期间减少的外储约2/3为美元资产。此举一方面可使北京防止人民币贬值,另一方面是给美国财政部添堵,后者需为自己的债券寻找新买家。

其次,组建北京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中国是该行最大股东,随后依次是印度和俄罗斯。银行创始国中有许多欧洲国家,包括英国、瑞士、德国和法国,且它们决定加入亚投行时并未与美国商议。美国的盟友在重大金融问题上如此特立独行,这在战后尚属首次。美国和日本置身新银行之外。所有人都清楚,倘若IMF与美国冻结IMF改革有关的危机近期得不到克服,亚投行就可能成为IMF真正的替代选项。中国在这家新国际金融机构中将占据关键位置,相当于70年前IMF成立后美国在其中占据的位置。

第三,中国通过十分高明的步骤在IMF赋予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问题上战胜了美国。1130日,IMF执行董事会投票赞成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篮子,而且人民币权重立刻位列第三,超过了日元和英镑。

结局尚难预料

美中货币大战目前互有胜负,结局尚难预料。这里不妨回顾一下上世纪使一国货币国际化的两种途径。

第一种可称为美国途径。20世纪初,美国在工农业生产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但当时美元在国际市场还不具备足够的分量和威信。这很像本世纪初中国和人民币的情况。英国工业生产20世纪初滑落至第三,被德国和美国甩在身后,但英镑在国际贸易和结算中仍稳坐江山。这也很像今天的美国和美元。上世纪初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美国经济地位进一步巩固,英国经济进一步削弱。直到那时,英镑才被撼动,但没有倒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元和英镑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平分秋色。于是,美国需要二战来使美元成为真正一家独大的国际货币。这是美元国际化必须付出的代价。

第二种是日本途径。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繁荣,文献中通常把这称为“日本经济奇迹”。上世纪70年代,一些专家把日本看成美国的竞争者,日元走高。IMF在设立货币篮子后将日元纳入其中,有人甚至说“日元和美元一样好”。黄金美元本位制瓦解后,各国汇率开始浮动。日本货币当局利用自由汇率形成机制“有计划地”降低日元汇率。这对刺激该国出口和保持“经济奇迹”必不可少。但“奇迹”在1985年戛然而止。当时,美国在一次汇率问题国际会议上以命令的形式迫使东京提高日元汇率。此后,日本经济开始滑坡。“日本经济奇迹”和“冉冉升起的日元货币之星”的话题就此终结。

可以结合上述两种途径评估和预测中美货币大战的后续发展。可以肯定,中国人从日本途径中吸取了必要的教训。中国多半会根据我们尚不清楚的第三种途径将人民币进一步推向国际舞台。

中国如今在很重要的方面控制着美国的货币政策。中国发生的事情影响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决定升息还是降息。

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921日报道称,几天前,人们就看到这种情况,尽管美国就业充分,美联储没有做出期待已久的升息决定,因为从中国刮起了全球经济顶头风,尤其是中国增速放慢对全世界造成的通货紧缩影响。耶伦需要通货膨胀升高——尤其想要看到工资增长引起的通胀,然后提高利率。然而,没有迹象表明这种情况很快会出现,而中国就是一大原因。

报道称,正如此前有文章称,中国经济增速放慢和股市崩溃(是前者的表征而非原因)实际上是2008年的历史重演。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消费者停止买东西,中国推出大规模的政府刺激计划,试图力挽狂澜。这意味着债务猛增。几年前,在中国创造每一个美元的增长需要负债一个美元,而现在所需要的负债是那时的4倍。中国的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比率高达300%

报道称,两年前,那个泡沫开始破裂。中国政府试图阻止,力撑一个又一个市场,从房市到股市。不过,他们实际上需要做的是推动国家经济的重大转型。中国应该不再是生产廉价鞋子的地方,而应该开始成为消费者支撑经济的地方,不只是国内的消费者,也包括全世界的消费者。再平衡不只是中国的责任——美国和欧洲也必须这样做——不过如果中国不做,就没有人能做。全球经济是一个闭环。再者,中国需要进行的转型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报道称,这就是由中央银行承担责任而非进行重大的全球再平衡的原因所在。2008年我们发生金融危机的核心原因(西方过度消费,东方消费不足)从来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中央银行被迫吹出巨大的信贷泡沫,播下了下一次危机的种子,将其锁在低息之中,低息进一步加大了市场风险,对实体经济并无真正的帮助。正如英格兰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安迪·霍尔丹最近所言,“过去几个月,关于全球经济的争论被来自希腊和中国的消息所左右。我认为,这些不应该被视为不相关的事件,就像晴天霹雳一样。相反,它们是过去10年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遭遇的一连串相互关联的金融动荡的一部分。”

报道称,中美需要一起努力拿出一套处理那些不平衡问题的策略。(编译/刘宗亚)

图中为百元面额人民币及美元纸币。

外媒称,上周,笼罩在新兴市场上的乌云似乎更重了。事实上,有关美联储即将加息、导致偿债成本上升以及引发新兴市场资金外流的担忧,已对巴西、土耳其等国的货币和证券市场造成压力。现在,一种新的担忧正在浮现。811日中国让人民币小幅贬值,促使外界担心,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政府已准备冒险打一场全球货币战。

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815日报道,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状况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经济增长显著放缓:今年的增长率很可能降为7%,这是25年以来最疲软的增长率。此外,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使经济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在过去几年中,迎合中国投资热潮的新兴市场——那些向中国出售煤、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的国家——已近乎疯狂。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再调整解释了大宗商品价格为何会自2011年达到顶峰后下降近40%,进而言之,从地下挖矿产获取财富的秘鲁、南非等国为何会处境艰难。

报道称,对其他新兴市场而言,中国作为进口国的重要性不再那么明显。新兴市场咨询公司顾问乔纳森·安德森认为,对中国的出口占发展中国家总发货量的比例不到9%,而这些国家对富裕的发达国家的出口占其总发货量的55%。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食品和燃料出口国(全球资源贸易的主体)的影响有限。安德森称,除了一小部分极度依赖矿石和矿产品出口的国家以外,“中国几乎根本不重要”。

但中国可以在其他方面体现自己的重要性。例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放缓势必会对需求产生次级效应。中国的通货紧缩将给其他新兴市场的公司造成压力,迫使其降价。一些人担心,人民币贬值可能推动一系列竞争性货币贬值,同时其他出口国竞相下调汇率,或者可能诉诸贸易壁垒,并将其作为最后的解决手段。幸运的是,中国汇率机制改革的影响似乎并不大,还不足以产生恶性循环。即便在贬值后,按照贸易加权计算,人民币仍比一年前坚挺。此外,中国政府一直在采取干涉手段,使经济下滑放缓。换言之,此次贬值是迟来的一小步,为的是使人民币币值与其他同等地位国家的币值保持一致,中国并未大幅改变其汇率政策。

报道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还加大了针对美联储即将“加息”的紧张情绪。2013年的“削减量化宽松恐慌”已充分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对美联储政策改变的敏感。当时,美联储宣布将放缓和最终停止大量采购政府债券的消息导致新兴市场出现混乱。

美国利率上升可能会在很多方面对新兴市场造成压力。利率上升将增加美国资产的吸引力,有可能使美元进一步走强。对于近年来借入数万亿美元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普通家庭和企业而言,以本币衡量,利息和还贷成本将上升。如果对其债务的担忧导致更多资金外流,一些最弱国家的央行将在让货币贬值和提高利率以保卫货币之间面临两难选择。前者只会进一步加重其外债负担,而后者将抑制增长。世界著名债券基金经理比尔·格罗斯已提出新兴市场“货币崩溃”的理论。

报道称,并非所有人都认为美国加息会带来灾难。美联储在准备加息已不是秘密。外界预计美国加息也是美元最近走强的原因之一。如果正如所预期的,美国逐步收紧货币政策,那么新兴市场的境遇或许会比其担心的要更好。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 zgyt010@163.com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