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文化培训“千人计划”一景:十国学员来深学文创


非洲学员进行文创科技互动体验


实习生 马逸珂 文/图


12月4日至11日,来自布隆迪、多哥、塞内加尔、刚果(布)、刚果(金)、塞舌尔、科特迪瓦、贝宁、喀麦隆、马达加斯加10国的30位非洲文化官员及文化艺术界人士代表齐聚广东深圳,共同参加由文化部主办、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承办的“非洲学员创意设计培训班”。为期8天的活动中,非洲学员们对深圳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颇有针对性的考察学习,也对当前蓬勃发展的中国文化产业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作为文化部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对非文化培训“千人计划”框架下所开展的最新一次活动,本次培训班主要面向非洲法语系国家,重点展示中国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


感受科技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成果


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占深圳市GDP总额的10%,成为该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多家知名文创公司聚集于此。利用这一区位优势,此次培训安排非洲学员参观了腾讯、华强方特、雅昌等著名文化科技企业,切身感受了技术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培训期间,先进技术在文创产业当中的实际运用,尤其引起学员们的关注。深圳“创意十二月”活动开幕式上,近百个“阿尔法机器人”开场齐舞,让大家大呼精彩;在关山月美术馆,采用现代理念与最新布展技术营造的艺术展厅与中国画特展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林文创的文创周边产品“你好孔子”公仔既采用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色彩,又吸收了时尚动漫与商业艺术的元素,引得学员们纷纷与之合照留念。


刚果(金)学员妮可·旺加表示,培训活动让她充分领略了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创产业可能会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希望未来两国的文化交往能有更多涉及文化科技的合作,中国有能力和实力帮助我们以先进的技术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她说。


学习中国文创产业发展模式


文创产业的兴盛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深圳丰富而务实的各项文创扶植政策及推行的成果给学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培训期间,非洲学员实地走访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文创孵化基地,组织方特别安排了资深业内人士向学员做了涉及中国文化政策的主题讲座,进而让学员们切实领会“以政府为主导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文创发展模式。


当了解到深圳许多文化企业都是以“85后”“90后”为团队主力时,学员们赞叹不已。培训班“班长”,布隆迪青年、体育和文化部常秘西维亚·沙吉瑞表示,文化创意需要青年的力量,“中国政府能用各种优惠政策把这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吸引在一起,这一点太值得非洲学习了!其实,非洲也有不少年轻的文化人才,或许回去之后我们也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把他们组织起来。”他感慨道。


非洲学员还考察了“2017深圳文博会”的筹备工作,聆听了文博会组委会的进展汇报,不少学员当场便与工作人员接洽起了相关项目与合作可能。来自喀麦隆的学员阿里·奥斯曼尤为积极,还现场向组委会赠送了一幅当地特有的蝶翅画。他表示,喀麦隆和中国一样是多民族国家,希望能利用深圳文博会等业已运作成熟的文化交流平台,把本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带到中国,展现给全世界。


“千人计划”或提前完成


对非文化培训不仅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巩固与加深了中国与非洲的友谊。


活动中,不少学员提出深化中非文化交流,热情邀约中国文化人才赴非洲考察。马达加斯加学员查尔斯·莫兰·波蒂表示,在过去,由于西方垄断信息中介,中非对彼此文化产生了某些刻板印象,像今天这样的直接沟通很有必要。他以这几天在深圳接触的社交软件与手机游戏举例,认为这些产品一旦引入该国,一定也能在年轻人中风靡。


据了解,文化部对非文化培训“千人计划”自今年正式实施以来,依托国内丰富的文教资源已在北京、天津、辽宁、河南、四川、广东等地开展了10余个项目,内容涵盖人文交流、文创设计、传统技艺学习、非遗保护与开发及文化事业管理等多个领域。此外,文化部亦委托驻非洲的5个中国文化中心(分别为驻毛里求斯、贝宁、开罗、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就地展开培训。截至今年12月,已有超过计划人数一半的非洲学员完成培训,原计划3年完成的“千人计划”或将提前完成。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 zgyt010@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