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多国 激发文博管理创新 ——“艺术专业与管理人才国际交流项目”学员心得集萃

瑞士苏黎世设计博物馆后期处理工作室

华沙国家博物馆瓷器类保管员点交文物

为培养我国高端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启动了“艺术专业与管理人才国际交流项目”,从国内各艺术机构选派并全额资助20名艺术专业和文化管理人才赴海外艺术机构实习交流1至3个月。通过该项目,派出交流人员提升了专业能力,开阔了国际视野,本报特编发数篇学员心得,以飨读者。

华沙国家博物馆:

为藏品定制展示空间

通过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波兰华沙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展览“文心万象——中国古代文人的绘画与生活”的筹备工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中波博物馆在业务方面的一些共性与差异。

该展览的形式设计全权交给设计公司的设计师玛利亚负责。根据策展人提供的文本大纲,从展厅的整体效果到每一件文物陈列的具体位置,玛利亚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设计。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部工作人员只在布展施工环节与展具、展台制作方面密切接洽,处理具体问题。

在没有实地看过藏品前就对整个展览进行形式设计,计划展线、配置藏品,这对藏品尺寸的精确把握以及展出形式要求很高。玛利亚按照内容大纲和中方提供的藏品尺寸事先设计好每件藏品所在的区域,包括陈列位置及内嵌柜的长宽尺寸,为每件展品量身定做展示区域。国内的临展大多运用展厅中现成的展示柜,在内嵌柜展线长度固定的情况下,对藏品进行合理规划陈列。波方是根据藏品设计内嵌柜,从而达到强化展示效果,突出展览主题的目的。

华沙国家博物馆的文保部门保管员在职能上与国内博物馆保管员有所区别。国内保管员的职责是研究、保管文物,而华沙国家博物馆的保管员职责与国内文保部门的工作要求更为贴近,属于文物保护队伍,除了日常的文物修复工作以外,文物点交工作也只能由保管员完成。所以在文物点交过程中,波方全为文物保护修复部门的保管员,按照藏品的类别由不同的保管员负责点交。在国内,一般只有展览设计人员或藏品保管员才能在临时展览中接触展品并对其进行查验点交,文物保护修复人员很少直接参与展览的实际点交工作。

华沙国家博物馆对馆员的考勤制度相对灵活,对不同的工作实行不同的考勤制度。对于藏品研究人员来说,每天不超过7小时工作时间,以避免研究人员遭遇藏品本身可能带有的某些有害细菌的侵袭。从事行政工作的员工则按8小时制工作。灵活的时间安排能有效地提升工作积极性。

网络地图平台助力遗产减灾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研究中心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并服务于其成员国的政府间组织。

在文化遗产减灾领域,近年来该中心开始使用Crowdmap汇合受灾当地公众的力量,记录受灾文化遗产的状态,帮助分析救援需求。Crowdmap是Ushahidi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众包”概念的免费地图平台。众包,指将某一任务以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形式。在平台上,可以基于某一特定问题建立相关地图,将大众所提供的信息显示在地图上。在文化遗产减灾领域,该平台可以用于搜集在某一特定灾害中受损的、地处不同区域的文化遗产的受损情况,以及当地的救援现状,帮助分析和配置救援资源。

地图管理者可以使用该平台建立关注特定问题的地图,并设定主题标签。信息提供者也可以通过网站、短信、app或email方式发送相关报告,在验证后,提交内容将会在地图上显示出来。Crowdmap需要公众提供必填信息:受损地点名称、位置、受损程度和简要说明;选填信息:相关新闻来源、上传拍摄照片或视频。

该平台的主要优势有将大众转化为信息的提供者。平台支持多种信息提交方式,操作简单快捷。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后,为帮助搜集地震灾区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研究中心与多家机构合作,启动项目。尼泊尔地震发生后仅20余天就能够完成受灾文化遗产概览报告,不得不归功于提供信息的公众、验证信息的Crowdmap管理者及其平台。

但在意大利中部的地震中,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研究中心的有关合作项目结果却不尽如人意。Crowdmap需要当地社区和公众的支持,需要人力资源对收集的报告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方可形成报告帮助救援。但是意大利地震项目的Crowdmap并未得到足够的推广。

Crowdmap作为“众包”理念的地图化应用,在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我国幅员辽阔、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较为分散,考虑到文物管理和保护人员的相对不足,将公众变为文物部门的眼睛,不仅在灾害发生时可以更快、更广地获取信息,即便在未发生灾害时,也可以帮助防范和记录文物的损毁状况。

纺织博物馆策展人的四阶段工作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纺织博物馆收藏世界范围内(除欧洲外)的各历史时期的纺织品。策展人的工作职责可以分为管理和策展以及研究和出版两大块内容。助理策展人协助策展人完成部分管理工作,并主要负责展览相关的业务工作。策展助理的工作职责主要可分为展览管理、期刊编辑、协调策展三部分内容。

策展人是整个展览的核心。策展涉及的相关工作错综复杂,包括:综合协调,合理安排时间,获取信息和材料,与馆内外工作人员(馆内各部门、借展人、潜在捐助者、资金来源方、政府机构、摄影师、空间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咨询师、制造商)沟通联系。若配套出版展览图册,则还需要联系图书设计师、编辑,获取复制版权,审查敲定插图、封面封底、设计风格、脚注、参考书目、插图、借展人列表、标题、索引、排字以及实施、协调生产、监督打印、配送等整个过程。另外,如果展览要申请联邦拨款或融资,还需要撰写申请报告并解释说明。

纺织博物馆策展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概念开发、规划编制、安装实现、编辑出版。概念开发、规划编制、安装实现这三个阶段在展览过程中是连续的。编辑出版阶段与其他三个阶段时间上是重叠的。展览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是如何使概念变为现实,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多次考虑、决策、犯错、建议、深思、讨论。

第一阶段策展人的主要工作与“研究”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对可能形成的展览创意进行研究;开发展览初步概念;开发展览初步内容;起草展览提案用于展览专案组内部讨论;编制展览预算;向委员会或董事会介绍展览提案以获得最终批准;评估和提出辅助材料以完善展览,例如展览图录、音频导览、视频、数字、网站出版物等。

第二阶段策展人的主要工作与“展品研究、展品呈现、形象设计、教育项目、信息开发、公共关系、出版物、商店”相关。第三阶段策展人的主要工作与“展品研究、展品陈述、形象设计、教育项目、信息开发、公共关系、出版物”相关。美国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一般都会同期出版展览图册,这也是策展人第四阶段的重要工作。

苏黎世设计博物馆:藏品的细致分类与严格管理

苏黎世设计博物馆着力通过举办各种设计展览、收藏经典设计作品和配套学术出版来将自身打造成集论坛、档案馆和实验室于一身的超级学术综合体,发挥研究、收藏和交流三位一体的功能。

苏黎世设计博物馆最引以为豪的是自身在140多年的历史里建立起的四大收藏:平面设计、海报设计、工艺设计和产品设计。在14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苏黎世设计博物馆已建立起一系列丰富的收藏,藏品现已超过50万件,且每年以5000至1万件的速度在增长。博物馆对藏品进行细致的分类和严格的管理。

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等立体类藏品,均使用尼龙绳连接一块小标签,上面细致标注必要信息,并有条形码可供快速查阅。平面设计类作品全部使用无酸纸箱分装,箱面粘贴有条形码;海报作品平放在抽屉内,作品信息使用铅笔在海报背后标签编号。

新增藏品首先进入分类室进行分类,按重要程度贴相应标签,再根据优先等级进行入库处理。对于可能存在虫害细菌的新进藏品,先进入临时中转库房。通过选取高温、冷冻或无氧等合适方式进行杀菌灭虫处理,进行必要的清洁后,再进行入库登记处理。

博物馆使用国际领先的博物馆数据库对馆藏进行管理,所有藏品的作品年代、目前状况、捐赠情况、藏品描述、展览经历等信息悉数能在数据库中浏览查阅。

为保证展览画册、宣传品的图片效果,博物馆配备有数名专业摄影师和专业摄影设备进行拍摄和后期制作。博物馆采取的是预防性保存。根据藏品要求不同,配备了恒温恒湿设备。保存人员特地将瓦楞纸家具放置在木质托盘内再放置在钢板上。对于易于老化和损毁的轮子橡胶部分,保存人员使用高密度泡沫支撑,以减轻轮椅重力对轮子橡胶的影响。库房的地毯按照医院使用的地毯标准,使用人工合成纤维,不易产生虫害而且耐磨。博物馆还有一套特制的抽风系统,用于排出皮革等挥发出的有害气体。

藏品修复工作就是风险管理,博物馆对修复藏品有着极为严格的程序。部分涉及特别修复技术或者修复工具的藏品还会送至专业的修复机构进行特殊修复。

悉尼歌剧院的品牌优势

悉尼歌剧院的优势,来源于它的独一无二。一是建筑外观的独一无二,二是同地区内同体量演艺场所的独一无二。

悉尼歌剧院的建筑本身已从“地标”上升为“地球标”。这个优势的深层内核是其所蕴含的信息:除了已然成为历史和嵌入建筑的项目进程、工程原理、社会回顾,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创意的发展,与这个建筑相关的交集与互动也持续不断在发生,为宣传与推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素材与新闻爆点。

悉尼歌剧院承载了澳大利亚人的“国家荣誉感”,这个全民“荣誉感”则是歌剧院作为一个运营组织的“生存保险”。2013年,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为悉尼歌剧院做了一次科学深入的品牌价值测算并形成了权威报告。这份报告中,德勤从经济贡献、社会及观众认可、品牌声誉、数字化呈现四个角度出发进行严格测算,最终得出悉尼歌剧院的品牌与社会价值为46亿澳元。这个被权威机构量化的品牌与社会价值对于歌剧院在进行政府支持游说、商业合作谈判、雇主品牌强化等活动时都带来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悉尼歌剧院是城市、州际乃至国家重点项目的优先考虑地点与合作伙伴,在焦点活动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重点项目系列,充分利用整合和可调度的资源加以突出宣传。

悉尼歌剧院拥有良好的雇主品牌声誉,在人才招聘市场上往往能获得优秀人才的优先选择权,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在业务转型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岗位需求,即使该岗位对口人才在当前市场上较为稀缺,歌剧院往往也能在较短时间内招到合适、合格的员工填补空缺。在搭建员工队伍时无需就资质标准进行将就,在推进日常工作时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无需就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进行迁就,为歌剧院这个大机器的运转减少了需要磨合的环节。 (本文作者为黄芮、冯萍莉、艾兰、彭新东、许韬)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 zgyt010@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