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私人银行.三联“私享+”系列文化沙龙开讲

11月18日下午,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在北京香港马会会所举办了“私享+”系列文化沙龙的首场活动,邀请到收藏界泰斗马未都先生,分享其丰富多彩的收藏经历,畅谈文化与艺术投资。

  “私享+”文化沙龙由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私人银行联合《三联生活周刊》共同打造,是为民生私人银行贵宾专属定制的高端文化与艺术投资沙龙。“私享”+“思想”,正是彰显本次活动为每一位私银高净值客户提供专享的财富增值之道,也融聚文化、艺术和人生价值的探讨。

  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总经理孔庆龙与《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先生分别致辞。孔庆龙总经理在致辞中指出:民生私人银行自2008年成立以来,秉承“财有源,智无极”的理念,为高净值人士及家族提供全球领先的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和全方位非金融服务。近年来,民生私人银行持续打造文化品牌,搭建财富管理平台,卓越的非金融服务已经形成三+N的独特模式,屡创业界先河。文化收藏既有投资的属性,同时也有财富传承的属性,文化艺术元素是民生私人银行的战略选择与长远的梦想。《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中国文化传媒领域的常青树,双方在追求文化价值上高度趋同。此次“私享+”文化沙龙,是未来展开全方位合作的起点。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私享+”文化沙龙是《三联生活周刊》第一次选择与商业银行合作系列活动,这是传统媒体的转型突破,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与产品订制,让周刊所生产的信息与知识进行升级,打造收藏级的思想产品。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多年来深耕艺术投资服务领域。,《三联生活周刊》创刊21年来对文化艺术保持着深入观察与记录,两者结合,期望能够创造出更具创新性的金融与文化融合的品牌。”

  马未都先生在此次沙龙中分享了自己的收藏经历和收藏观,以风趣幽默的见解博得了阵阵掌声。

  马未都演讲精华

  中国人的收藏观

  收藏是人类历史中一个非常恒久的话题,中国是农耕社会的国家,古话中常说“秋收冬藏”,想要日子过好一点就需要将粮食储存起来。收藏在农耕民族中是根深蒂固的,中国人有着极强的财富储存的概念。中华民族对物的执着,和其他民族大不相同。中国人喜欢纯粹的事物,在乎材料。比如一个奢侈品牌的包,如果是牛皮的、鳄鱼皮的,中国人就很喜欢舍得花钱,可是如果花大价钱买了一个塑料名牌包,便会觉得内心不踏实。这是一种几千年来深入民族骨髓的文化特质,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中,材料的价值仍是第一位的。

  当生活变得富裕起来,人们收藏的意识就更明晰。比如汉代是中国帝制的高峰期,唐代是中国的盛世,这两个时期出土的墓葬藏品便十分丰厚。最近江西发现了汉代的海昏侯墓葬,十分引人注目,共计出土了金鼎四百多个。在历史上,汉代大墓,十墓九空,算上海昏侯墓,未被盗窃的只有四个。第一个是1968年河北的满城汉墓,这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汉代早期墓葬讲究夫妻两人分葬,不同穴,两墓墓室庞大,随葬品十分豪华奢侈;第二个是1971年被发现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其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物则是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出土的时候遗体还是柔软的,头发也还未脱落,至今这个保存技术,在全世界也是未解之谜;第三个1982年在广州市发现的南越王墓,南越王是河北人,名为赵佗,在被秦朝派去岭南后,便自己割据称帝,他在位时间长达67年,出土的这个则是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他是赵佗的孙子。

  墓葬中的大量财物,和人民的财产直接相关。中国古代的文化特质是重死不重生。喜事讲究散财。民国时期,厦门有个大富豪名叫黄奕住,当时整个民国的发钞行

有三家——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南银行,他便有中南银行75%的股份。黄奕住有一次给母亲过生日,就在露天搭棚子,里面给放了一个大木桶,木桶里盛的是红颜色的水,水下面便全是银元,路过的人不论认不认识都可以拿走。但是中国的古代历史,死的时候是聚财的,要厚葬。在农村,葬礼的形式和隆重程度是高于婚礼的。

  宋代是一个热衷收藏的时期,有几个标志性的事情可以反映。第一个便是出版物集中,关于收藏的专业书,从宋代开始就有;第二个是官方认可,宋代的皇帝便提倡自己做收藏,并且还设立了画院来做这件事;第三个则是摹古和作赝成风。而现在,是不是一个收藏的好时代呢?这大概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在我刚开始喜欢上陶瓷的时候,中国关于陶瓷的书籍只有两本——《中国陶瓷史》和《中国陶瓷》,而现在,如果你想要研究陶瓷,有几千种书籍供你选择。在前些时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几次和博物馆界人士对话,要求把国家文物变成文化软实力,这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对文化和收藏的态度。

  艺术品收藏与投资

  全世界的文物鉴定到目前为止,大多仍是以经验进行判断,以人眼为准,所以又叫“眼学”。文物的判断经验比什么都重要,看得人越多,经历的事情越多,越容易做出综合性的判断。而另一种依靠机器进行的鉴定法叫“热视光”,由于在操作的任何环节中都会牵涉到人,还是容易作假。我希望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尽量减少鉴定中的人为因素,真正让科学来测试文物真假。

  对于希望进行收藏投资的人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可能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首先,由于现在中国古董市场还是十分混乱,作赝造假蔚然成风,所以如果不懂最好不要贸然行进购买行为。如果要做投资,就要弄清楚收藏和投资之间的关系。比如当代画家,如果看清画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把握住画家未来的前途进行收藏,便是一种投资。

  再比如一些用新工艺专门设计的收藏品,这些不会造成藏家心中的困惑。我所创办的观复博物馆在做一些尝试,例如九宫壶,精雕细琢365套,过程漫长,我希望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收藏品,至少这些当代藏品不会给藏家造成真假的忧虑。

  艺术品收藏领域,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就是资金的挤压。与很多传统行业相比,这个行业的资产规模并不大。由于技术和市场的问题,很多人被拦在了艺术品市场的外面。我相信随着中国的鉴定机制、保险机制和金融机制逐渐发展健全,所有人都能够方便运用,艺术品交易市场会发展得更好、更大、更健康。

  现在谈论艺术品的升值问题,有一个重大转变,过去是“物以稀为贵”,但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逐步转变为“物以知为贵”。作为商品的艺术品,需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交易量,才能保值增值。一定数量的保证,才能让艺术品在当今社会既有稀有的感觉,还有一定的数量存世。

  很多人经常问我某样东西贵不贵?这就涉及到如何看待一件艺术品的价格。前段时间,一只鸡缸杯拍出了2.8亿的价格,有人就感慨太贵了。但很多人不知道,同样是这只鸡缸杯,1980年在香港拍卖的时候是580万港币。虽然看起来是翻了几十倍,但大家想想,1980年的时候,全中国人买得起这只杯子的收藏家有几个人,而现在有几个人?我相信,这个群体一定是大大扩大了。所以,大家不能只从表面上去看一个价格,收藏投资中,价格是一个多种原因造成的复杂结果,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是这件艺术品的价值。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下,现代社会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社会的很多业态都在发生改变。人类在历经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革命——信息革命,而恰好身处其中。互联网影响到了每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的社会遇到的问题远比所有人想象中的复杂和残酷,我们必须要有一种忧患意识。在近百年的中国历史上,无数人在社会变革中发生阶级流动,很多曾经拥有巨大财富的人转瞬便成为历史。如何选择正确的投资理财方式,保护好自己的财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在艺术品收藏领域,知识、经验与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 zgyt010@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