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田:“何要浮名”与“浮名何来”

2017-03-17 15:50:30         来源:中国美术报   已阅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画院美术馆的展览,学术水平一向很高,如有展览,我有时间,都会前往参观、学习。不久前,林风眠和齐白石的画展双双开展,自然有魅力,参观的欲望陡增。一个有阳光的下午,一个人静静看着,着实心如止水。两个画展的主题挺有意思,林风眠的画展为“清寂鹜影——林风眠艺术精品展”,齐白石的画展为“何要浮名——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两个精品展的确精品多多。

 

  走出北京画院美术馆,脑海里频繁出现“清寂鹜影”“何要浮名”两个词,觉得“清寂鹜影”特别契合林风眠,而“何要浮名”,总觉得是一个道德标签,有一点生硬地贴在齐白石的脸上。

 

  恰在这时,在一份美术专业媒体上看到评价“何要浮名——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的文章,作者对“何要浮名”做了主观阐释——“‘何要浮名’来自齐白石的一方印章,直接表达了其视浮名为粪土的高士情怀和傲骨”。作者想要立一根标杆,抨击当下“要浮名”的画家,他说:“当代一些画家追逐名利、自夸自大、热衷炒作,为捞‘大师’之利,而争‘大师’之名,无论是自诩的‘伪大师’,还是他人封的‘假大师’,对艺术发展都危害很大。齐白石的‘何要浮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热爱艺术的画家清澈见底的心胸,也表明真正的艺术家从来都远离浮名,追名逐利之徒难以成功。”

 

  作者的主观意图挺好,他以齐白石之矛,攻打当代庸俗画家之盾,目的是呼唤艺术家们应该有“何要浮名”的人格理想。遗憾的是,作者选错了矛,齐白石刻了“何要浮名”的印章,不等于说,他真的视浮名为粪土。“何要浮名——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的展品中有齐白石亲自书写的润格,生辣老到的行草书勾勒的是一位接地气的画家和一位有脾气、有幽默感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在意金钱的画家。其中一则润格写道:“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庚午秋七月直白。”另一则润格如下:“面,大者三十元,中者二十五元。红色,重用十元,少用五元。刻印,朱文廿元,白文十五元。以上每元加一角。出门之画,回头加印加字不答应。三十七年十月本主人。”

 

  画家卖画,等价交换,无可厚非。两则润格,是齐白石的生活写照,尽管与“视浮名为粪土的高士情怀和傲骨”的境界有一点距离,但不会损害齐白石的形象。画家的作品有市场需求,按润例付钱,天经地义。谁不靠劳动吃饭?画家既是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也是艺术商品的生产者,依靠市场生活,便是人类世界美好的风景线。为此,我非常理解齐白石在润格中坚守的商业立场。这是一个人生动的一面,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的天然表白。

 

  我不理解的是,为了批评画家的拜金思想,拿齐白石说事,贴一条道德标签,不无凌空蹈虚之嫌。其实,齐白石的价值,不是道德楷模,而是励志典型;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植根现实、与生活融为一体;不是精神圣徒,而是艺术大师;不是“何要浮名”,而是“浮名何来”。

 

  1946年秋天,齐白石亲自到胡适府上求传,也是印证齐白石对浮名一直存在好感的例证。这一年,齐白石85岁,他带着一摞书,步入胡宅,向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求传。胡适答应了,齐白石非常高兴。齐白石何以请胡适写传呢?当然,胡适是政学两界的知名人士,声望、影响远超自己。那么,齐白石有没有借助胡适声名使自己更有名的想法,轻易否定显然不符情理。不管怎么说,胡适说到做到,1949年3月,《齐白石年谱》出版。此书得到黎锦熙的鼎力帮助,历史学家邓广铭也为此书做了考订工作。胡适通过分析《白石自状略》,又寻找各方面的证据,确认齐白石的实际年龄有两岁之差。《齐白石年谱》出版几个月后,胡适去了台湾,对这本3万字的著作,依然放在心上,发现新材料,立即补充。

 

  此事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齐白石并不是“何要浮名”,而是如何取得浮名。一位画家的艺术地位、市场价值,与画家的知名度紧紧相连,因此,不断提高知名度,也是画家必须的追求。

 

  当代一些画家对浮名的追求不择手段,过于急迫,甚至到了要名不要脸的地步。对于这类画家需要批判,但是,以齐白石为远离浮名、不追名逐利的楷模,一定选错了对象。齐白石之所以是齐白石,恰恰是他的凡人之情,他爱财爱名,他以生命的真实,绝世的才华,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市场的青睐。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 zgyt010@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