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翔木版年画重拾年俗的记忆

2016-05-18 09:32:57   作者:陈昌奇 蔡馨逸      来源:新华社   已阅读6163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凤翔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在复制雕刻、制作年画模板

 

  尚未踏进邰立平的凤翔木版年画工作室,雕刻木版而敲击木头的“咄咄”声就传入耳中,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便是墙上挂着的四幅全开大门神木版年画,这几幅巨作吸引着来客的目光。

 

  方弼、方相、秦琼、敬德四位门神,饱满的面庞上怒目圆睁,五短身材孔武有力,大红大绿的颜色热烈饱满。它们守护着一方平安,也见证了凤翔木版年画500多年的兴衰变迁。

 

  过春节贴年画,是流传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传统年俗。每逢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撕掉旧的年画,把屋子打扫干净,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年三十,全家人欢欢喜喜地在门窗、墙壁上贴上新的年画,祈求来年家宅平安、风调雨顺。

 

  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兴于明清,得名于其产地——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在梨木上刻制门神、戏曲故事、四季花卉等图案做成模板,用植物制成染料,再经过手工印刷、填色等程序,制成一张张寓意美好、形态各异的木板年画。

 

  据凤翔县世兴画局家谱记载,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邰氏家族已经开始制作木版年画。邰立平既是邰氏木版年画第20代传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

 

  6岁起,邰立平就跟随祖父学习木版年画,16岁便掌握了刻版、印刷的技巧,随后又学会了设计。邰立平介绍说,制作年画十多道工序里,刻墨线版是最重要的步骤,“刻版是和线条打交道,追求流畅、均匀、变化和美感,手上的功夫必须到位。”他最为得意的作品之一“镇宅神虎”,全部由墨线构成。从起笔到落笔,线条长十多公分,且间距不足两毫米。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 zgyt010@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