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的汉字简化
 汉字简化实际上伴随着一部汉字的发展史,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过程的特点是“约定俗成”,也就是人们在漫长的实践中逐步认定和形成的。
  近代以来,由于民族民主革命的兴起,要求汉字简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以至形成一种社会思潮。首先提出采用简体字的是教育家陆贵逵,1909年他在《教育杂志》上发表题为《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的论文。“五四”以后,对简体字运动作出卓越贡献的是学者钱玄同。1922年,他和陆基、黎锦熙、杨树达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主张把过去只通行于民间的简体字,正式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提案获得通过,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1932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国音常用字汇》。1934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字2400个。1935年,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由政府公布简体字,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这一时期,还陆续出版了《简体字典》、《常用简字表》、《简体字表》等。
  1949年,新中国建立,汉字简化工作受到了政府的重视,进入了有组织、有领导的搜集、整理和公布推行的新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编制了《常用简体字登记表》。1951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筹备会拟出《第一批简体字》,收字555个。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6年1月31日,《汉字简化方案》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1964年,《简化字总表》出版,收繁体字2261个,收简体字2235个。到此为此,半个多世纪的汉字简化运动才取得了切实的成果。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 zgyt010@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