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的一代》《兵临城下》《豹子湾战斗》
  《年青的一代》
  中国话剧作品。编剧陈酝。1963年6月由上海戏剧学院教师艺术团首演。同年12月,由上海市青年话剧团、上海电影演员剧团、上海戏剧学院教师剧团联合排练,参加华东区话剧观摩演出。剧本发表于《剧本》月刊1963年第8期,经修改后于1964年出版单行本。
  《年青的一代》通过几个青年对生活、劳动、升学、工作分配等问题的不同看法,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幸福观、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剧中勘探队员萧继业和林育生同是地质学院毕业生,出身于革命家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萧继业不畏寒风烈日,登山探宝,甚至当他的腿因救人受伤需要截肢的时候,仍然顽强地坚持为祖国工作。而林育生一心追求安逸舒适的所谓个人幸福生活,为了达到长期留在大城市的目的,竟至伪造病情证明。养父林坚是工人出身的革命老干部,当他发现林育生已经走入歧途时,深为痛惜,拿出了育生亲生父母的遗书,告诉他原是革命先烈的后代,在事实教育下,林育生决心痛改前非,继承父母的遗志,做个坚强的革命接班人。剧本除萧继业外,还塑造了林坚、萧奶奶、林岚等革命老一辈和先进青年的形象。
  《年青的一代》曾获文化部授予的1963年以来优秀话剧创作奖。1965年,被改编、摄制成同名故事片。
  《兵临城下》
  中国话剧作品。白刃、洛丁、李树楷集体创作,白刃执笔。1964年4月由沈阳市话剧团首演,同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同名影片。
  剧本主要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国民党长春守军起义的事件为依据,同时汲取海城、营口等地国民党军队起义的素材写成。全剧共四幕七场。描写1948年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围困长春时,正确执行党的瓦解敌军的政策,利用敌军内部的矛盾,终于促使敌军赵师长率部起义的故事。
  剧本结构紧凑,情节曲折、紧张,作者力图通过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现解放军地下工作者的英勇无畏和机智灵活,成功地塑造了联络部姜部长的形象,刻画出敌军内部形形色色的人物。对赵师长的心理矛盾的描写和对胡高参的性格刻画都很有特色。剧本语言朴素、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豹子湾战斗》
  中国话剧作品。作者马吉星。1964年分别在《剧本》月刊第5期和《长江戏剧》第1期上发表。同年10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于1964年首演。
  剧本以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的史实为依据,再现了延安军民响应中国共产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一手拿枪杆,一手拿镢头,掀起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从而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封锁与经济封锁,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的历史。剧中描写红一连连长丁勇,一心想上前线打仗,谁知上级却命令他带领全班战士进驻豹子湾,和妇女们一起开荒纺线。作者把丁勇的思想转变过程和戏剧性的事件生动有趣地纠结在一起,展开一系列的戏剧冲突,揭示人物思想及精神面貌的变化,歌颂了中共中央倡导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剧本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精神。人物形象朴素、真实。语言生动、幽默,富有地方特点和部队生活气息。该剧197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同名影片。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 zgyt010@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