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发展概述
  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一同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影响很广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中国戏曲在12世纪才形成完整形态,走向成熟。经800多年推陈出新、繁荣发展至今,300多个戏曲剧种和数以万计的剧目至今仍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演,呈现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衰的艺术感染力。
  运用歌舞形式表现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主要手段,宋代的南戏和元代的杂剧,在不断吸收诗歌、音乐、舞蹈、绘图、说唱、杂技、武术等姊妹艺术的基础上,相互兼容,最终形成了以唱、做、念、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其音乐性的对话——“唱”、“念”(说),舞蹈化的动作——“做”、“打”和舞台时空的虚拟性,表演的程式化,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
  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中国戏曲的各种角色均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诸多方面进行划分,高度概括为生、旦、净、丑等四类。
  生:戏曲表演的行当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有老生、小生与武生之别。
  旦: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有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和彩旦等五个分支。
  净: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俗称花脸。有大花脸、二花脸、武二花等分支。净角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主要表现或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或阴险毒辣;或卤莽诚朴等不同性格的男性角色。
  丑: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属喜剧角色,因化妆的特点是用白粉在鼻梁眼窝之间勾画小块脸谱,所以也称小花脸,可扮演各种类型的角色行当。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分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20世纪的中国始终处于剧烈动荡的变革时期,西学东渐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之间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撞击与融合,致使中国戏曲的存留出现了空前的窘困,但同时也为其弘扬发展提供了必要和可能。辛亥革命所提倡的民主观念;期刊报纸为宣传戏曲的改良所开辟的阵地;新型的剧场、剧团应运而生;这一切使戏曲艺术达到了新的繁荣。尤其被称为"国剧"的中国京剧艺术,一时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京剧,不同的剧中人物有着严格的不同脸谱,表演时唱、念、做、打俱全,使用富于夸张和象征性的虚拟动作,开门、上楼、划船、骑马等情节没有实物道具,完全靠演员的舞蹈动作,却能给人十分逼真的印象。
  50年代以后,在政府文化机构的扶植与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参与下,一些原本属于民间小戏的新兴剧种迅速朝着地方大戏的方向发展。如评剧、越剧、昆剧、粤剧、沪剧、黄梅戏、豫剧等,均日渐兴盛发展。同时,各剧种创作出的《杨三姐告状》、《白蛇传》、《十五贯》、《关汉卿》等大批优秀作品成为一时传唱的大手笔。少数民族历史剧,也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推陈出新,不断繁荣。新编历史剧题材成为8O年代以后中国戏曲创作的一种趋势,尤以上海京剧院的《曹操与杨修》等剧目为主要代表。中国戏曲艺术工作者还在实践中尝试将中国古典戏曲形式用于反映当代现实生活;沪剧《罗汉钱》和京剧《白毛女》均是这一方面的成功之作。川剧《山杠爷》和江西采茶戏《榨油坊风情》等剧作,具有浓郁的乡土地域风情特色,在继承中国诗歌优良传统的同时,吸收当代民间口头文学精华,使反映现实的戏曲艺术呈现出了浪漫化的舞台场景。
  中国戏曲正是在对未来的热烈憧憬和对传统不绝的缅怀眷恋之中,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纠缠交织之间,发展和更新着新的戏曲文化。
  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逐步成熟,演出和观看场所的建筑化也日渐完备,中国戏曲的观演场所越来越显示出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戏曲的舞台美术,是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的统一,并以人物造型为主,从而具备了可舞性、装饰性和程式性的艺术特点。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 zgyt010@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