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网站 > 国礼书画 > 艺术理论

仰古乾坤——陈甲漫谈中国书法多元艺术   

 源于汉字而生的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一颗璀璨之星,在中国历史变迁中,比其任何时光载体都要更直接的让后人观仰古术,以文化传统为载体,源汉字而生的书法,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且渊源流长、游目骋怀,对于这一伟大的文化瑰宝,我们心存尊重和敬畏。从甲骨文、金文、篆籀等古老文字来看,中华民族原始、朴素的艺术想象就已蕴含其中,其后更有隶、楷、行、草书的发展和繁荣。秦汉到明清朝,书法艺术均有极大地继承、创新和发展,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贡献。

    几千年里,保留下来的万千书法典藏丰富多彩,其书法名家层出不穷,书法风格可谓五彩缤纷、蔚为大观,点缀着浩瀚深邃的中国文化艺术史。书法作为最难的美学表现形式,其在点滴顿挫之间,在黑白方圆之内,要行处纵横章法及空间意识,要使得书体能伸能屈,又得刚柔相济。在没有定章的空间意识里就得因时而异、因势而生,这种白纸黑字似繁星幕宇,其明暗交织,如围棋对弈,看似随意,实乃寓法其中,步步为营。这种点、线、面的结合拿捏之难可想而知,这其中的独特可谓继古开今,又回归本体。

    在书法艺术领域里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新生,在学书及行书过程中我深感书法行处不易,想做到书法有道、书法有法、书法有情,书法有意,务必要求书者具有扎实的书写功底,及怀揣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学知识和书法理论知识。如果用我微不足道的学书经历来谈中国书法艺术的乾坤多元,那我想从辩证、超越、统一等方面来叙读中国书法之美。

    法则之美 辩证多元

    追寻几千年中国书法发展的足迹,在各时代且社会境况不同,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纵然不一,又随着文化形式地发展与融入,书法都有着各自特征,并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不断完善。各个时期的书法既有时代特性,又有书法宗源的统一。其书法的辩证是一种理论形态,也是书法艺术的唯物法则,辩证是哲学,书法是艺术,当哲学运用在书法艺术上,是一种统一开放的理念,如书法之阴阳、书法之俯仰、书法之雅俗等对立性的统一,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早已形成共识,这也为中国书法发展提供了辩证的理论支撑,行就其书法真正灵魂的平衡追溯。

    仰观先贤书法之法,狭义讲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如执笔指实掌虚,点线意到笔随,结构以字立形,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气贯全章等。又则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是书家创作具有独特美感的文字艺术,及所遵循的书写规则和方法。这一气度在广阔的视野中吸收、接纳、消融,如山水有阴阳,天地有大统,在书法艺术上既多元并存又概况统一,它既是一切艺术的基本品格,也应该是时代对书法本真的生命呼唤。

    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其书法乾坤视如阴阳之内外,而书法也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书写横如排云、点如坠石、作竖如古木枯藤。而变化其核心在于“法”,不同书体各有各法,可以说书法是一门特别重视“法度”的艺术。有“法”或无“法”,从古到今皆被认为是书匠与书法家的根本区别。古人还进而把文字书写与为人处事联系起来 ,将其提升到社会道德、伦理的高度,这已体现出古人对书写法度及灵魂的高度重视和追求。

 书法之法,体现的不是外界的条框束线,而是发自内心的行为标准。是如孔子所说:君子不欺屋漏。法度不是制约,而是体现人与自然,人与大道的和谐统一。它不是自我封闭且作茧自缚,而是人对“美”本质的追寻,对真理和大道的感悟。所以书法的“法”是变化开放的,“法”当为书法之生命,无“法度”便无“书法”。这种法度体现出中国人因文字书写而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美学感悟及哲学思考,并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而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

  从篆书纯净简约与圆转浑厚的契合之美、隶书雄阔严整与舒驰灵动的互衬之美、楷书朴实厚重与立意多变的融通之美、草书奔逸流荡与收放自如的顾盼之美,以及行书法度整然与神采飞扬的兼容之美,几大书体形式变化多样,艺术表达美轮美奂,各种书体形式的艺术性给人以深刻的哲学启迪和妙不可言的精神享受。书法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除汉字的象形性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想象力的舞台外,也与汉字丰富的书体和多元的书写形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各种书体法度所表现出来的和谐美,更能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底蕴的丰富和深厚,这种精神受享如花之春雷而呼之欲出。

仰古乾坤--陈甲漫谈中国书法多元艺术

  超越之美心画乾坤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辈出,特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大家的出现,其书圣王羲之的史学立位,使之成为了当代书者仰不可及的雅术。然而书法的空间并没有尽头,我们在不断地追求和超越过程中却从未触及到它的顶点。

  书法是从汉字的实用中产生并发展出的一门文学艺术,长期以来书法艺术性与社会实用性紧密相连,难以分割。从文字诞生开始,实用性就成为书法的首要任务,其主要表现在记录、歌颂、书写等功能。书写体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完善,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东晋时期已是诸体兼备,每一种体式的变化与嬗变,无不是以实用性为先导。在当下我们也在做大量的先古传统书法传承工作,而这样的工作很有深远意义,其书法的传承是书法艺术超越、创新的基石。但目前在传承上出现的弊端是部分人错误地理解了传统,有人常常把书法传统看作是古代传下来一成不变的事物。其实传统是在一定基础上不断变化、进步的理念,它必定会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空间转换,因此书法也必定会在创新、超越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

要做到古代书法的现代化转换及超越,那么传承是首要的。然而,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古代的人文精神,而只作单纯的模仿。书法历来是文人、士子抒发情感、表现心灵志向的视觉艺术,它蕴含着创作者强烈的思想和情感,且古人早就有“书为心画”之说,在书法史上几件历代公认的佳作, 无不是在“心画”状态下意外获得,且本人也无法复制。

  当下的书法环境与古时发生了明显的嬗变,书法的实用性越来越弱,而艺术的表现性则变得越来越强。正是由于当代书法已经摆脱了日常性、实用性的束缚,这才可能让书法艺术登入中国文学艺术的更高殿堂,形成更美的书法艺术作品。在当今世界经济利益的冲击下,书法这种“雅”的精神正逐渐消失,书法退变成了出名牟利的手段,从原先的“雅艺”正走向“俗艺”。而古人的技法才是人们传承的要点,但不少人往往急功近利,只作简单模仿而缺失神韵,只求外表相象而忽视意形,其结果自然是作品缺乏朝气、浮浅飘零。其实只有让书法思想与之灵魂交融,让书写程度如锥画沙、如污漏痕。且可慢慢去之华糟,取书法神韵之精髓。

仰古乾坤--陈甲漫谈中国书法多元艺术

  古人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书法作品表露出来的意韵和美感是书者的心灵迹化。书者的学养气质、功力技艺、审美取向、情感心绪等都可以一寓于书,通过点画线条的律动折射于外。书法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心灵感应的力量,就是因为感情是书法创作与审美最重要的源泉,情感与书法线条已成为书法创作中互相依存的两个点面,情感的起伏依靠线条的律动来表现,而线条的律动是以情感的起伏为必要依据,所以书法自然成为人类情感活动最贴近的视觉艺术。从唐朝书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写下“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后,书法艺术已把揭示人类情感、意识列为第一要务。

  书法“美”之所以美,也在其线条的酣畅淋漓,整体效果的返璞归真,和书家情感的自然流露。优秀的书法作品,都能够以自身美符合着人们的审美现实,哪怕就是字迹难以辨认,却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当然,任何内容都必须凝结在作为艺术的美学形式之中,有价值的书法作品必须体现出时代精神文明的最高水平,这当然也是一个永不废弃的法则标尺

  美之最界 和谐统一

  书法之美更在于变化,及多种因素的和谐统一,真正的书法不只是感官的一种满足,更主要的是思想和精神上的受享。而这种精神受享正是以书法作品的协调为前提,这也体现着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本规律,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和谐,追宗溯源就是和谐大统。这也体现在书法美的诸多方面,“点画肥瘦、繁简动静”,一幅好作品都是处在矛盾的统一之中,其自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好的书法作品都有诗歌的意境、舞蹈的韵律、音乐的和谐、图画的绚丽,使人欣赏之后可以产生神奇美妙的联想,时能悦情逸神,时能陶冶雅智,在心灵上能让人满足美的受享。

  和谐之美也必将成为书法永恒的美感追求,如书法线条组合关系的协调,是人类和谐意识形态的反映。书法和谐美的追求,已积淀成难以变易的审美规范和书法形式。从书法萌芽到书体完善过程中,且始终未偏离和谐构成的轨道。即使某些以破坏原有和谐为指归的创新书法,实际上也是在打破旧有和谐的同时构筑新的和谐之象。世界文化现象证明,有什么样的哲学就有什么样的艺术,民族审美理想和意识的追求,必然要在美学创造中寻求与主体思维一致的对应形式,这就出现了书法艺术中各种对应统一的表现关系。

  那么,何来书法艺术的和谐之美呢?浅取认为,书法艺术的和谐就是书写章法合理,笔墨线条有情有意,“字”的形与意、静与动、虚与实的统一,及书法的色、形、情、意的多方结合,这才符合“和谐”书法之法度,这就应该算达到了书法艺术的和谐要求。

  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演变,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符号。它不仅承载着汉字的独特造型及笔墨韵律,更融入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及人格精神和性情艺术,这书法的背后便是深迥厚重的中华文明,书法若脱离了中华文明瀚海,那么书法之美也将不复存在。

  在人们思想和自身发生曲折变化的今天,审美潮流奔腾不息,书法艺术其本质美,也当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多元进步、随着社会的繁荣而与之繁荣。

  陈甲艺术简历

  陈甲,号仇耳,男,汉族,祖籍四川。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华夏书院副院长、四川华侨书画院荣誉理事、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委员,主攻书法创作及文学研究。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 zgyt@vip.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  公安备案号:11010202007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