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 > 国内新闻 > 商标
广东肇庆“十二五”商标管理交出满意答卷

 “星湖”、“皇中皇”、“逸舒”……翻开肇庆市中国驰名和广东省着名商标花名册,经济发展的“含金量”跃然纸上。

  “十二五”期间,肇庆市积极加强商标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全市注册商标、驰(着)名商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商标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到2015年底,肇庆市共有注册商标1.36万件,比2010年底翻了一番多;驰名商标16件,比2010年底翻了三番;广东省着名商标77件,比2010年底增加54%;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件,集体商标1件。

  全市上下商标意识增强

  “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逸舒’这个品牌。”广东逸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庆雄说。自2012年“逸舒”商标被评为广东省着名商标以来,维护好这一品牌,成为公司上下的共识。

  “一个知名的商标品牌就是企业占领市场制高点的‘法宝’,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黄庆雄说。去年7月31日,在北京金融街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内,逸舒制这个品牌。“广东逸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庆雄说。自2012年”逸舒“商标被评为广东省着名商标以来,维护好这一品牌,成为公司上下的共识。

  “一个知名的商标品牌就是企业占领市场制高点的‘法宝’,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黄庆雄说。去年7月31日,在北京金融街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内,逸舒制药敲响了公司上市的钟声。“‘逸舒’作为广东省着名商标,带给投资者信心,成为公司上市的重要筹码之一。”

  “同样一件产品,如果是‘牌子货’,价格就能贵几倍。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市工商局商标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组成部分,是品牌的法律基础和表现形式,商标品牌经济则是体现地区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肇庆市企业日趋重视品牌建设工作,全市注册商标数量以每年千件以上的数量大幅递增。2015年,全市商标注册量高达3400多件,创商标注册量历史新高。截至2015年底,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13652件,比2010年底的6065件翻了一番多。

  “十二五”时期,市工商局以新《商标法》颁布为契机,采取深入企业调研、“3·15”活动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印刷品、在红盾网开办专栏等措施,增强企业的商标意识;对已注册商标的企业,该局指导其正确使用和管理商标;鼓励指导有条件的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并引进有资质的商标代理机构为企业服务;指导办理驰名商标扩大保护案件,提高肇庆市企业创驰名商标的积极性。

  商标工作服务经济发展

  随着节日后的订单逐渐增多,近日,陈润池的肇实加工厂恢复了春节前的忙碌景象。铡肇实机、肇实分离机、提升机等10多台机器响个不停。工人们赶着在下雨天前,把肇实晾晒干。在产品展示厅里,大小不同的肇实产品被分门别类,用来做药的肇实粉格外吸引顾客的目光。

  陈润池的工厂位于鼎湖区沙浦镇。这里地处西江沿岸,土地肥沃,适合肇实生长。自2012年肇实获得地理标志商标后,肇实的市场知名度更高。如今,沙浦镇共有肇实塘面积3080多亩,专门种植肇实农户有40户,肇实加工专业户25家。一年下来,肇实总加工量接近1500万公斤。

  “十二五”时期,市工商局通过开展地理标志商标与区域经济发展专题调研,了解本市地理标志产品的使用、许可、富民效应、产业结构、市场销售等有关情况,引导商标注册人充分发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作用,推进商标富农工程。目前肇庆市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量约占全省五分之一,肇庆市是省内拥有地理标志商标最多的地级市。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2014年肇庆市端砚销售额达8000万元,封开油栗销售达1.53亿元,杏花鸡销售达3000万元,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肇庆市还通过出台驰(着)名商标奖励政策,扶持促进肇庆市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发展。2015年6月,市政府出台《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20条政策措施的通知》,规定对初次获得或获得但2014年没有奖励的驰名商标、着名商标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15万元奖励。

  强化执法监管

  “十二五”时期,市工商局紧紧围绕“双打”工作重点,结合肇庆市实际情况,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打击商标侵权行为,维护好商标品牌“生态”。该局以“食品、民生、高危、重害”案件作为重点,查处多起商标侵权案件。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底,全市工商系统共查处双打案件1000多宗,案值近千万元。

  同时,针对互联网领域商标侵权行为的特点,该局不断研究总结互联网领域商标侵权案件的特点,探索网络交易市场监管方式和长效机制,推动行业自律。

  商标保护,重在源头治理。“十二五”时期,该局开展了维护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的“清风”行动,对输向新兴市场特别是输非商品进行排查,以辖区易发侵权假冒生产集中地、销售散发地为重点整治区域,开展专项检查;对出口到非洲、阿拉伯、拉美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商品和领域进行梳理,加强源头监管。(刘亮)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zgyt010@163.com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