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焦点 服务外包产业


文章来源:《科技智囊》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 中国融入全球的脚步逐步加快。这突出表现在, 几乎每隔一两年, 就会出现一些新的产业热点, 例如三、四年前的产业近一、两年的文化创意产业。那么, 今年以及明年, 谁将成为新一轮的焦点

    2007年下半年以来, 一个新的产业形态频频出现在煤体上, 相关论坛更是引起了经济、管理界以及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这就是“ 服务外包产业” 。它不仅对于中国, 而且对世界而言, 都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新型产业。

    经营模式变革催生服务外包产业

    外包(OUTSOURCING)指企业将其非核心业务、配套及流程通过合同方式分包给其它企业承担, 而自己则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服务外包则是指企业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的活动, 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和商务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分为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应用管理、应用服务、网络和桌面服务、基础架构支持服务。商务外包分为商务流程外包(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 简称BPO)和流程服务(PROCESSING)。

    服务外包产业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究其本质, 服务外包是跨国公司“ 归核化”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 这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目前, 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方兴未艾, 已经成为推动国际产业转移新的重要因素。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已证明,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实现产业升级、优化外向型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培育财源的重要途径。

    世界服务外包业兴起干世纪年代, 年代中期以后获得较快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信自、和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以因特网应用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催生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无国界竞争格局逐步确立。面对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加强大的竟争对手,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经历了大量转移制造业后, 为了取得并始终保持竟争优势, 跨国公司不得不把主要力量集中到附加值最高的核心业务和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上, 将其服务职能向海外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 形成了其他经营业务“ 服务化” 的趋势, 服务外包产业开始成为一种全球化的发展现象而被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服务外包业虽然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规模和程度尚不能确定, 但其在模式和地区特点方面基本成型, 而且还有很大的延展空间。根据不可比价格计算,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服务外包将得到快速发展。在世界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 大约70%的企业尚未向低成本国家外包任何商务流程。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针对欧洲500强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 仅有39%的企业有过离岸商业服务外包的经历, 另外有的企业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外包部分业务。目前, 全球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在3000亿至5000亿美元之间, 并将在未来若干年内继续保持20%一30%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08年, 全球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美元。以美国为例, 在未来的15年内, 将有工资总值为1360亿美元的330万个服务产业的工作机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势头不可逆转, 企业日渐成为“ 没有围墙的公司” , 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所著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 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 世
界已经开始变平” 。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迎来战略机遇期

    如果说, “ 中国制造” 是靠密集型劳动力赢得了世界市场, 那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新一轮服务产业转移的机遇, 向世界提供知识密集型的“ 中国服务” 正成为趋势。

    全球产业转移,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2006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收入总额达118亿美元, 其中IT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为75.6亿美元, 业务流程外包产业规模达42.7亿美元。中国承包商所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收入约占整体产业的12.2%, 其他为国内服务外包的收入。

    随着中国国内和离岸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 以及政府的进一步推动, 未来几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毕博咨询公司预测, 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总收入将达262亿美元,其中IT服务外包受离岸服务外包带动,仍占很大的份额, 约为65%;业务流程外包市场增长较快, 离岸业务流程外包业务四年间将增长约2.5倍, 但由于基数较小, 至2010年对该产业的带动不十分明显, 约占35%左右。

    而据麦肯锡的研究资料, 2005年,全球离岸(IT应用服务、业务流程外包、IT基础设施服务和设计研发服务)产值达400亿美元, 到2010年, 这个数字将达到6000亿美元。中国如果能把握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 到2010年, 中国离岸外包规模有望达到180亿美元, 2015年达到560亿美元, 超过现今全球外包产业的规模。

    中国信息技术外包/ITO市场现状及预测

    我国的信息技术外包起步较早,ITO正在中国快速成熟, 当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中国国内的IT服务外包市场是由硬件产品支持服务发展起来的, 逐步拓展到软件开发、支持服务和运营服务。其中软件服务外包占有超过一半的比重, 如果考虑到承接的离岸服务将达到60%左右。随着全球离岸软件服务外包逐步向中国转移, 离岸IT服务外包所占比重将从2006年的18%上升到2010年的30%左右。如表1所示。

    中国BPO市场现状及预测

    IDC对中国包括人力资源、客户服务、财务会计、采购和培训业的业务流程服务外包市场进行了预测, 2009年,这一市场将达到22.5亿美元的规模。如表2所示。

    中国服务外包公司取得长足发展

    中国公司承接服务外包项目的形式多样, 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或离岸研发中心承接项目第二种是与国外转移方或国外上游转移方发包、分包或转包第三种是通过中介服务机构承接项目。其中, 在华跨国IT企业研发中心是重要的服务外包渠道, 业务额占重要位置。比如IBM、微软、HP等。他们把自有的软件外包项目或是全球总部获得的客户订单, 再转包一部分给中国的软件外包服务商。目前中国对美国的软件外包业务, 大部分不是直接从美国市场承接的项目, 而是通过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或者分支机构转包来实现的。比如IBM, 每年都有超过1,000 万美元的软件外包项目转给中国服务商例如SUN、ORACLE、HP、微软等, 其软件业务中有相当比例是软件本地化和测试工作。目前, 全球跨国500强企业在华已经建立了超过130个研发机构, 分布于多个行业, 前瞻性的技术中心和基础研究机构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这些将成为中国在服务外包领域, 尤其是欧美市场的竟争优势。

    大型外包公司的实力越来越强。2006年东软集团以1.01亿美元的外包收人、61.1%的增长率、7.1%的市场份额, 居中国外包第一位, 同时也成为中国第一个软件外包收入超过1亿美元
的软件企业。中国IT服务品牌日渐强大起来, 据IDC研究报告显示, 本土IT外包服务第一品牌的中企动力, 自2004年以来在IT服务外包市场的排名一直与IBM和HP并驾齐驱这家企业率先提出了企业应用服务运营的战略功能按需选择, 成本分期投入, 性价比高拥有统一应用平台, 安全稳定, 升级便利。2006年中企动力又成功跻身中国服务市场十强,保持着每年50%的增长。

    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和过程管理能力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大多数的服务外包企业都取得了相关资质认证。2006年, 中国上千人的软件企业约80家, 软件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由2002年的12家增加到2006年的35家, 软件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到396家。2006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152家, 其中上亿元企业69家。截至2006年底, 中国已有38家软件企业获得CMM5 (含CMM15)级别评估,23家企业获CMM4(含CMM14)级别评估, 200多家软件企业获得CMM3 (含CMM13)级别以上评估, 另外已有2136家企业获得系统集成资质。大型印度的BPO和ITO厂商在华组建合资企业也加速了中国和能力的成熟。随着中国服务外包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 交付外包项目的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获得了国外转移商的认可。

    中国服务外包市场上, 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兼并收购, 整合提升自身竟争力优势。2006年中国许多从事IT的公司大举进行兼并收购, 竞争优势得到大幅提升。例如, 大展集团在中国本土收购了包括ANS、上海业成、北方新宇在内的8家软件外包公司海辉软件、天海宏业、科森信息三家公司合并组建海辉集团软体动力收购联合创新。除了本土并购之外, 国内服务外包公司还进行了跨国并购。浙大网新出资700万美元获取一家境外软件外包公司COMTECH GEMS 51.5%的股权, 以巩固在欧美软件外包领域的整体领先优势,;COMTECH GEMS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与微软美国及微软中国稳定的合作关系, 对于延伸公司软件外包业务产业链, 提升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欧美软件外包服务商的综合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并购后公司的市场扩展到全球, 服务外包产业链也得到了一定的延伸, 覆盖了更多的客户资源。

    机遇与挑战并存, 大力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与机遇

    与国际领先外包地相比, 中国在服务外包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它们包括良好的宏观环境条件、高质量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大规模的制造业基础与市场、大量已进人中国的跨国公司、不断增长的国内IT服务市场、与北亚地区地理和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大量初级人才和成本优势等等。

    首先, 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经济快速增长, 投资环境、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日趋完善,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为跨国公司开展服务外包业务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目前, 从服务外包的基础商业软环境来看, 中国在多数环境指标上与印度相近, 特别是在环境、基础设施、宏观经济和政局稳定性方面明显好于印度。

    第二, 基础设施方面, 中国拥有世界级的电信基础设施, 可实现的99.98%的网络连接率, 能够为主要软件基地提供稳定、不间断的双电源供电。中国还有超过30个城市拥有国际机场以及国际直达航班, 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三, 初级人才储备与竟争力方面, 中国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劳动力, 劳动力成本低。中国能够提供快速增长的具有多语言支持和跨文化融合能力的人才储备, 目前已拥有超过200万的日语、韩语人才。此外, 全球仅有少数国家如中国、印度拥有大量可以培养的工程和IT人才(2005年, 中国有超过50万工程类本科毕业生参加就业),在人才供应成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主要瓶颈的情况下, 拥有充足、可培养的初级人才资源将为中国承接服务外包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还具有较低的人才流失率, 研究发现中国人才流失率总体小于15%, 而印度通常高于25%。

    第四, 地缘优势与文化吸引力方面, 中国与北亚地区客户的文化相容,与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的地理和文化相似性、语言优势帮助中国确立了在北亚服务外包与离岸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第五, 中国拥有大规模的制造业基础与市场, 并在发达地区, 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一带, 形成了产品配套程度很高的产业集群, 为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打下了基础。中国是“ 全球制造中心” , 在许多行业(如白色家电、手机等行业)均居世界第一位。牢固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集群使中国在新兴的设计研发服务离岸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此外, 中国由于自身巨大的需求拉动, 国内IT服务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如果中国能进一步释放这部分市场的外包潜力, 将促进国内服务外包市场的迅猛发展, 树立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第六, 中国在成本上也具有优势。迄今为止, 中国仍是世界上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 未来工资涨幅为每年5一8%, 也就是说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成本优势。此外, 国内的硬件提供商建立了优良且低成本的基础设施, 有望进一步强化中国的成本优势。

    以上一些优势条件, 为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转移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特别体现在以下四个领域:

    一是发展IT应用服务及业务流程外包, 引领日韩, 开拓欧美市场。日韩及欧美地区由于面临本国老龄化及提高业务、降低成本的压力, 对离岸需求将飞速增长。而我国与日韩具有地理、文化和语言的相近性, 与其他领先的离岸目的地如印度相比, 我国已在北亚市场确立了明显的领先优势。同时, 由于欧美市场依然是主要的离岸外包来源地,我国还可在立足北亚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欧美市场。

    二是迅速进人IT基础设施服务离岸外包领域。目前, 全球服务离岸的潜在市场规模为4650亿美元, 但仅有9%实现了离岸服务。吸引离岸外包基础设施服务的主要因素包括当地的基础设施、人才供应、社会稳定性以及商业环境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不仅具有优良且低成本的基础人才和电信基础设施, 而且社会稳定, 为开拓IT基础设施服务提供了良好环境。

    三是充分利用全球制造业设计研发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我国拥有牢固的制造业基础, 这是吸引跨国公司将设计研发向我国转移的重要因素, 我国已成为设计研发服务离岸的首选地之一。我国应继续以发展嵌入式软件为契机, 逐步向产业链上游的设计与产品研发进行拓展, 同时鼓励跨国公司加大在中国的设计研发投人和活动。

    四是鼓励大型企业外包非核心IT业务。以电信行业为例, 我国企业目前外包的主要IT内容为软件开发, 与国际同行相比, 在日常运营与维护方面的外包比例较低, 改变大型企业的运营理念, 鼓励其外包非核心的IT业务可以让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 提升核心竞争力。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邮 箱:zgyt010@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京ICP备15062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