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祝福--读女画家张秀进
谢冕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
那里有一棵苍劲的古松,针叶细细的,上面点染着晶莹的白霜,在那近于透明的枝叶间,似有似无地飘浮着丝丝缕缕的清冽的水气。连空气也似乎铺上了一层绒毛,也是轻轻浅浅的,透明而凝着寒气的,像雾,像云,飘浮着,在那斑驳的枝叶间。那里有两只蓝喜鹊,它们亲密地偎依在那里,那只是属于它们俩的世界,忘记了风露,忘记了霜雪,忘记了周遭的寒意,空气中传送着它们的绵绵情话。爱情多么神奇,爱情融化了一切。
这幅《霜重情浓》是一首诗,它意在颂扬一种可以忘了一切并获得一切的爱情:是霜愈重而情愈浓。如果说,那凝结在枝叶间的雾气与浮霜是对外在环境的点燃,那么,透过那浓密的枝干与针叶覆盖下隐约可见的翠绿的松果,还有那火焰般燃烧的丹枫,把两只忘情恋爱的鸟儿,以及同样忘情的画家的火热的情感,鲜明具象地传达了出来。
作为女性画家,张秀进的画细腻、典雅、抒情,但她设色与布局的大胆,却表现出她温婉之中的刚健,这是张秀进的引人注目之处。以《霜重清浓》为例,鸟儿身上的毛羽,还有周围的植物,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光,那是一种温暖——那温暖是画家的情怀与境界所生成——它驱走了霜寒的肃杀,使人们内心充盈着喜悦与感激。
松树的针叶用铁线描勾勒而成。细心的人都会注意到,画家是忠实于生活的实际的。她用细腻的笔触把分蘖的针叶双双钩出,她把那叶儿描成了“花瓣”,再由“花瓣”合成了一朵一朵的大“绒球”。一幅“霜重情浓”是从这位女性多情的心通过多情的手那么深深浅浅地“绣”出来的。
和《霜重情浓》相似的还有《丝雨》。画面的中心是一对华羽明灿的太平鸟。它们倚立于一块巨石之上。一弯曲水从石边缓缓地向前流去,流向茂密的热带雨林深处。那也是仅仅属于它们的世界,粉红的鲜花簇拥着这对爱侣。山谷中流水潺潺,水草摇曳,覆盖着它们的是铺天盖地的龟背竹。望不见的雨丝风片,听得到的情话绵绵。“丝雨”是眼前景,“私语”是心中情。我们可以想象,画这画的这位女性,她的内心拥有着多么丰富的同情与爱意。
我们的画家聪慧秀敏,她有着来自闺阁的温柔与端庄。但她气骨古雅,神韵秀逸,用墨精彩,设色高华,是来自传统花鸟并从传统花鸟中走出的一位新人。《丝雨》有鲜明的装饰风,洋溢着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仅此一端,便知她并不拘泥于古,而有着强烈的创新意向。她把现代绘画的构图、布局、设色、风格引进传统的绘画中来,从而给她的作品增添了新的气象。
不难看出,张秀进的画风属于婉约一路,但不同的是,她有大气。她的才华不是幽闭的,闺房也不能幽闭她。她的画透着兰蕙的幽香,但却是生密林深谷中的、带着原野和大地的气息与温度的兰蕙发出的幽香。我们要是给画家张秀进一个造型,那么,她就是《静谷仙风》那幅画中生长于巨石与流水之间的带着原野的清芬的兰草。
读张秀进的画,总让我们接近一种曾经变得陌生了的清雅的情致、文静、典雅、高贵,总让想起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她以女性的温情秀雅,通过一朵花、一片叶、一只鸟、一朵云,淡淡的绿,浅浅的红,通过花瓣上露珠,叶片间的云翳,还有密林中飘洒下来的太阳雨,告诉我们优美、温情、友爱,以及世间值得感恩的一切。她以她的画唤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更重要的,她抚慰着我们的心灵。
张秀进是热烈的,这种热烈是内蕴的,因此不是奔放的那种。她把对生命的热爱与激情,静静地倾泻在画纸上。前人说,“胸中自发浩荡之思,腕底乃生奇逸之趣”。她含蓄而不张扬,她知道自己的力量。她的画很有书卷气,她的画与诗相通,她画的每一幅画,都是她写的每一首诗。林中的呢喃,花间的啁啾,那幅《庄周梦蝶》中的如梦似幻的、扑朔迷离的牡丹,那幅《春意阑珊》中的那一群并排站立于迎春枝头的黄鹂,都是诗的意境。诗一般的画,画一般的诗,它们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热爱生命,为生命祝福!
生命是那么美好,一种让人感动的美好。这一切,如同那站在梨花丛中互相寻觅的喜鹊,一只在那里唱着情歌,另一只在那里充满醉意地谛听。周围弥漫着梨花的清芬。这是张秀进作品《四月梨花》的诗的意境。还有《富贵月华》,画面上那两朵玉板牡丹,在月夜里沉思,也是如痴如醉,它们都是有情之物。“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这里讲的是画家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这个意义上看,笔墨是服从于情感的。
我于绘画是外行,却在这里讲了许多让人见笑的外行话。在这里,我要感谢一位我和画家共同的朋友,要是没有她,我不会认识张秀进,也不会看到她的这些极具创意的作品。
版权所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 |
技术支持:亚太网络技术中心 |
网站管理:亚太网络管理中心 |
邮 箱: zgyt@vip.163.com |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9号 |
京ICP备15062482号 公安备案号:11010202007768 |
|
|